第106頁(第2/2 頁)
該用繩子把這四個侍女捆在一起,在為父趕到京城之前,先把她們綁翻在地,待我去了之後,再幫公子一個個揍死她們。務請殿下息怒。
最後雖然沒有殺她們,但把她們都驅逐出了府邸。對秀賴的奶媽右京大夫,也作了嚴厲的警告。秀吉差送去了一封信,提醒她說:
有膽敢違背中納言殿下意願的,可將她們一個個抓起來砸成肉泥。
這些言行早已超乎常軌了。
這個時期,整個日本國中一半的武士,上國外打仗去了。他們在朝鮮各地,與大明帝國派來的援軍交鋒,為了維持原來佔有的地盤,正在進行著一場場困苦的戰鬥。在日本國內,各地的大名為了調集侵朝戰爭所需要的軍費而橫徵暴斂。這就苦了老百姓。由於米價飛漲,京都、大坂地方的居民嚴重地陷入了生活的苦難之中。然而秀吉所關心的卻唯有秀賴而已。
當時的學者藤原惺窩就私下議論過:&ldo;因為有了這個小孩,天下黯然無光了。&rdo;
他拒不與秀吉以及在他卵翼之下的那一幫大名來往,即便請他,他也不去。順便說一下,有一次惺窩與一位住在伏見城下的韓戰中俘虜來的韓國學者筆談時,甚至這樣說過:&ldo;當今,天下人雖緘默不語,然而都在暗暗地詛咒這豐臣政權。如若明軍和貴國的大軍,在博多灣登陸,所到之處又能實施一種寬容的政策,則吾國人民將樂意迎接貴軍,各地大名也會反戈一擊,那麼從南往北,直至奧州白河關,貴軍將如入無人之境,頃刻之間,平定全國。&rdo;儘管這種說法帶有喜歡大明王朝的惺窩式的誇張,然而這位研究政治的學者洞察到,豐臣政權已經違背了時勢,失去了執政的能力。這個政權所實行的政策,偏差越來越大,其目的僅僅是為了保住它的年幼的繼承人及其生母澱姬的利益。所有政治上的弊病全都是由此而來。據惺窩看來,加重了這種政治上的偏頗並把它們付諸實行的,正是秀吉的親信石田三成等近江系的文官集團。他們對秀吉所獻的計策,歸根結蒂全都是為了&ldo;秀賴殿下&rdo;。舉個例子來說,他們為秀賴的前途著想,已經變換了一部分大名的封地,或者正要加以改變。這種做法,給各地的諸侯帶來了不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