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第2/2 頁)
又一次考驗來臨。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蘆溝橋事變十天後,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宣佈奮起抵抗。他說:&ldo;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rdo;
8月,各省軍政長官齊集南京開會應變,龍雲乘專機到達。在國共內爭中,龍雲儘量置身事外,以儲存實力和維護他治下的雲南相對獨立地位;但在抗戰問題上,雖然也時常有疑慮和防範,他的確做到了先國後己。蔣介石要求雲南出兩個軍,龍雲當場表態:&ldo;可以辦到。但只能先出一個軍,另一個軍要看戰爭的情況再定。&rdo;蔣介石對此答覆很高興。兩人在南京商談中一致認為沿海地區難保,西南國際交通線必依賴西南。龍雲提出趕修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直通印度洋,公路修築由雲南負擔,中央補助;鐵路修築由中央負責,雲南協助。蔣介石連聲稱好。
龍雲一回雲南,即召開軍政人員會議通報情況,他說,&ldo;日本是真的幹起來了&rdo;,&ldo;局勢是很危急的,我們要迅速充分準備&rdo;。
他按照承諾,回滇後即派盧漢率一個軍出發抗日;1938年初,又派出孫渡率一個軍出省。派出參加抗戰的都是滇軍精兵強將,他們轉戰千里,在臺兒莊、禹王山等戰役中浴血奮戰,寸土不讓,痛殲來寇,日本報紙驚呼:&ldo;遇到滇軍這樣猛烈衝鋒,置生命於不顧,實為罕見。&rdo;
據統計,八年抗戰,滇軍經歷各重大戰役二十餘個,傷亡官兵共計十餘萬人。雲南地處大後方,龍雲知道戰事一開,雲南必成重鎮,糧食供應是頭等大事,而雲南素來稻米不能自給。早在1931年東北事變時,他就開始辦理&ldo;積穀&ot;,也就是儲備糧食,到1937年夏,積穀已有相當規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