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容易,做稱職的父母很難》(一)(第3/15 頁)
不要考慮生孩子的事情,而應該做的是好好地充實一番自己。這是因為,孩子的到來就意味著你們將會增加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襁褓中的小生命需要你們的培養和教育才能長大成人。因此,必須得在做好了各方面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你們才有權利,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地迎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你們的孩子也才有可能在溫馨幸福的家庭中健康快樂地長大,成為一個對家庭負責,對社會有用的人。
話題2:不要著急,小東西會一天天長大的
儘管做好了喜迎新生命的各種準備,但是,當孩子真的到來時,仍然不可避免地會讓初為人父母的年輕夫妻感到非常地手忙腳亂一陣子。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時間真不知道應該怎樣來保護這個幼嫩的小生命,之前從書本上學習的育兒知識好像並沒有多大用處了。好在眼下大多有月嫂,或者老人照顧,倒也可以省心不少。只要處理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小東西就會慢慢長大,做父母的大可不必過分擔心和焦慮。
母乳是孩子天然的和最理想的食品,其營養成分是任何一種高階配方奶粉所不可能達到的;而且,母乳餵養還有利於母親的身體恢復和孩子的情感需求,並有利於建立最和諧的母子關係;因此,只要有條件,就一定要堅持母乳餵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餵養的時間最好能滿兩年,所謂孩子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的說法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其實6個月以後的奶水不是沒有營養了,而是沒有了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所以,母乳餵養的孩子6個月前一般不會感冒。但是,6個月以後的母乳不但同樣有營養,而且其營養價值仍然是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夠替代的,只是此時母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了,所以要科學地逐漸給孩子新增輔食;可以先從糊狀食物開始,逐漸過渡到塊狀食物,再到和大人差不多的食物。而母乳也應該從孩子最初的主食,逐漸轉變成輔食,最後再成為孩子的臨時性加餐。一般到2歲左右,就可以徹底斷奶了。
此外,如果是母乳餵養,完全沒有必要就像有人撰文說的那樣,需要間隔2~3小時才能餵奶一次。尤其是還處於襁褓中的嬰兒,更沒有必要限定時間,只要孩子睡醒了就要餵奶。實際上,在母乳餵養情況下按時餵奶是一個誤區,不但不利於母親下奶,而且還會導致孩子過度飢餓,對孩子生長也不利。筆者哺育女兒的時候,曾經受此誤導,故在此權作經驗之談。
話題3:一定要克服困難自己帶孩子
孩子,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特殊禮物;自己帶孩子,是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一段經歷;而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能夠和父母親在一起生活也是他(她)童年生活中最寶貴的時光,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異常重要。因此,除非是工作方面的原因實實在在得無奈,就一定要克服困難親自帶孩子。
當然,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正值雄心勃勃發展創業的黃金年華,要想親自撫養尚在襁褓中嗷嗷待乳的孩子慢慢長大,期間艱辛固然不可小覷,但當自己看著稚嫩的小寶貝一天天長大,慢慢地開始懂事,卻也是一種難得的精神享受。此外,讓孩子在自己的身邊長大,還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而只有在建立了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上,在孩子以後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親才有可能比較容易地與他(她)進行順利的溝通,才會彼此之間毫無芥蒂其樂融融。總之,儘管親自帶孩子必然要付出很多,但卻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有人會說,送到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老爺姥姥那兒有什麼不放心的呢,這樣自己不就解放了嗎!抽空回去看看也就行了。但有一點卻被年輕的父母給忽略了,那就是:孩子與爺爺奶奶或老爺姥姥畢竟是隔輩人了。老一代人固然對孫輩疼愛有加,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