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刀魚(第2/2 頁)
南方刀魚還是比較容易分辨,南方刀魚整體體形較大,眼睛是黃黑相間的。但山d刀魚從外形上看卻和“渤海刀”差不多,不仔細看,很有可能魚目混珠。
總的來說,渤海刀魚就是指我國渤海所產帶刀魚,具體還是有別於我國東海帶魚和南海帶魚的,只不過後世市場上比較少見了。
清明節前的刀魚 長頜鱭 ,因處於長江入海口,淡水與海水的交界處,餌料豐富,肉質鮮嫩。由於產量銳減,物以稀為貴,網上曝出的長江刀魚價格卻令人咋舌,在6000元至1萬元間不等。2012年,在JS舉辦的長江刀魚王公益拍賣會上,一條重325克的長江刀魚王竟拍出了元的天價。2013年3月,xh社記者在Sh最大水產品批發市場銅川路水產市場調查發現,刀魚由2012年最高價位由每斤8千元跌至4百元。原因竟然是多位經營者表示:公款吃喝受到遏制,致使了刀魚價格暴跌。
不過主要原因還是產量的銳減,長江汙染加劇以及濫捕濫撈使長江刀魚產量逐年下降。華夏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一份資料顯示:1973年長江沿線刀魚產量為3750噸,1983年為370噸左右,2002年已不足百噸,2011年12噸左右。
每年2月底3月初從東海進入長江,逆流而上,其速度非常快,只需十幾天的工夫就能穿越上千公里,最遠可到達湖南的洞庭湖。
大量歷史資料證明,從長江口至h南洞庭湖,自古皆為刀鱭出產地。有權威資料顯示,歷史上刀鱭捕撈產量曾佔長江魚類天然捕撈量的35%至50%,其中在JS省江段所佔比例更曾高達70%。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 長頜鱭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h南h北江段就基本上找不到洄游的刀魚了。兩三年後,J西江段也沒有了。1996年左右,A徽江段也難以形成漁訊了。J蘇J段也不能倖免,1997年、1998年左右,首先是N京沒有了漁訊,後來,Z江、Y州江刀產量也銳減。2011年,刀魚的洄游路線大大縮短,能形成漁汛的最上游,僅至J蘇的c熟、J陰一帶。
調查發現,違規捕撈是刀魚數量驟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捕撈刀魚的漁網猶如一個大口袋,足有三四十米長,越是往\"口袋\"深處,網眼越密,中間部分的漁網網格2厘米左右,相當於一個1元硬幣大小,而底部的網眼更小,僅能伸過一根手指,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刀魚魚苗難於倖免。根據上海市農委水產辦的規定,捕撈刀魚使用的漁具網格不得小於3至4厘米,網眼過於細密的深水網屬於禁用漁具,這也是漁政部門重點打擊的捕魚工具。張家港市2012年捕撈量只有區區3000公斤。 鎮江就沒捕到一條刀魚,南京、南通、靖江等地也好不了多少。資料顯示,江刀的數量一直呈直線下降的趨勢。後來刀魚便真的和我們說再見了。
不過遇到何飛或許就能改變他們絕種的命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