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甄士隱是一個廢物?他陡轉直下的命運有何警示意義?(第3/3 頁)
岳父封肅卻"半哄半賺,些須與他些薄田朽屋",待甄士隱"勉強支援了一二年,越覺窮了下去"時就指責他一味好吃懶做,致使他失去生活的信心。
如此經受不了生活打壓的甄士隱,遇人不淑之下怎能不徹底敗落?
倘若甄士隱抗壓能力強一些,能自力更生獨立生活,透過迎難而上努力打拼,生活照樣可以衣食無憂,即便生計艱難,也可以自食其力。畢竟他還有田莊可以打理,就是田莊沒有了,還可以像他曾經資助的賈雨村那樣,去當家庭教師,或賣字作文,都可以維持拖家帶口的生活,就是清貧點,也無妨,過得踏實安穩就好。
然,落魄之下的甄士隱,卻非要投靠勢利的岳父,被哄賺之後不得不承受被糊弄被羞辱的種種不堪,這豈不是自作自受,還可能回到當初觀花修竹閒情逸致的狀態嗎?
當然不可能。
黃河一去不復還,白雲千載空悠悠。甄士隱的選擇,說穿了,懶惰使然,平時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心日子,一當出現意外的生活變故,便在失去打理稼穡的意志和本領下,疏於應對,從而缺乏擔當,消極避世。
甄士隱本就識人不準遇人不淑,以致他心灰意冷之下,失去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棵稻草。
若他當年資助的賈雨村,不那麼忘恩負義,還記得幫助恩公找尋女兒的錚錚誓言,不胡亂判案,即便不幫助,只要公正公平執法,甄士隱的寶貝女兒都能逃出虎口,過上與母親封氏團聚的生活。如此,這對江河日下的甄士隱都是可以慶幸的告慰。
若他當年投奔的岳父封肅,不是勢利之人,在條件範圍內稍為資助鼓勵一下,甄士隱起碼也不會在羞辱中那麼快就陷入慘淡的暮年光景。
隱居鄉間的甄士隱一步錯步步錯,最終絕望之下悄然而去。他輸了,輸得徹徹底底,輸得什麼念想也沒有。
這也警示世人,人啊,僅注重高雅的品行遠遠不夠,德才學識與能力匹配更為重要,尤其處在舒適圈,更需居安思危與時俱進,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才能在猝不及防的意外襲來時沉著應對,不至於被"溫水煮青蛙";若關鍵時刻自己能力不舉,還識人不準遇人不淑,危急關頭得不到欣慰與支援,淘汰出局的命運也就板上釘釘,不過時間的早晚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