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買人心(第2/2 頁)
也見慣了篳路藍縷,要飯回鄉的。
很多計程車子的家境並不富裕,這一路吃穿花銷,很有可能是他們的全部家當。這一科,考不中,會有多少人因為此行困窘而死,無法參加下此考試,不得而知。
所以,狄仁傑認為,朝廷若是能根據給予入京考試的學子一些補貼,貼補他們的生活,或命沿途的驛站,在他們返程時,提供免費的食宿,這才是最能解燃眉之急的。
捋了捋鬍子,薛元超沉聲道:“這不太妥當吧,此並無先例。”
不是薛元超當戶部的家,捨不得那三瓜倆棗,實在此例一開,口子必然存在。這吏治的腐敗,往往都是在各種花銷上產生的,特別是這種對民間的開銷。
可姚璹對此卻持反對意見:“中書令,你是門蔭入仕的,你是不知道寒門士子考科舉,有多不容易。”
姚璹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幼時父母雙亡,家產都被叔伯們分了,到他手裡就幾畝薄田,又要照顧弟弟妹妹,日子過的很不容易。
他當然知道讀書人的難處,皇帝刻意關照,增加一倍的進士名額,必然惠及一批寒門子弟,這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
想到少年時,處處遭人白眼,背後還有嗷嗷待哺的弟妹,姚璹眼圈都紅了。嘴裡喃喃著:人都有牽掛,為牽掛便沒了節操,生活逼的沒招了,不得不低頭。
瞧姚璹的心窩子被戳中了,薛元超老臉一紅,場面那叫一個尷尬。李守義也是打了個圓場,讓內侍抬來個案子,親自御筆揮墨,褒獎姚璹的清廉。
書曰: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放下筆,讓內侍抬著給臣工們看看。隨即對姚璹言道:“狄仁傑的奏對,朕準了,來往差旅,皆由戶部量定,根據路途長遠定量。錢從朕的內帑中出,算是朕的一片心意。”
能得到皇帝的御筆賜字褒獎,那已經是天大的榮寵了,更別說駁中書令的意見,照顧他這腐儒的面子。
姚璹又是眼圈一紅,俯身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與著境地相同的寒門官員,也隨著俯身參拜附。
皇帝自然是聖明的,剩下官員也自然要附和,一時間含元殿中盡是稱頌皇帝之聲,“萬歲”之聲不絕於耳。
珠簾之後的武后,見皇帝花了點小錢,就收了滿朝寒門官員的心,不由喃喃道:“好詩,好心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