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買人心(第1/2 頁)
新朝新氣象,為了穩定天下人心,新朝必開恩科。永貞元年的這一科,是朝廷招賢納士,汲取新力量的關鍵,自然要重視。
朝會也是議了兩天,同中書門下三品-張大安為主考,太常卿-金紫光祿大夫-歐陽通(歐陽詢之子)、檢校吏部左侍郎-姚璹(姚思廉之孫)為副主考。
大唐貢士之法,多循隋制,人是定下來,時間規制等都有前例可循,一應如前便是。
常科考試的科目一般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科。辦了這麼多年,就是閉著眼睛,他們也知道該怎麼辦。
但皇帝以為科舉中試不僅名額少,在制度上存在明顯缺陷,考試的程式也不夠完善。
一些士子不惜弄虛作假、賄賂考官,使得中舉者的能力和素質大幅度下降,而許多真正的有識之才、名人、傑士卻遭受排擠。
所以,這一科不僅要增加名額,從嚴閱卷,李守義還要抽查禮部、吏部閱卷的質量,但有作弊行為,閱卷官和士子都要從嚴處置。
不僅如此,李守義還是舉行“殿試”,再加一道遴選程式,以甄別士子是否有真才實學,有沒有經世致用之才。
皇帝重視讀書人,親力親為,為國家遴選人才,臣工們自然是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嚴一點好,嚴一點更能體現朝廷的重視。
掃視一眼含元殿中諸臣,李守義溫聲道:“朕小時候跟著秘書監(裴談)在東宮讀書,背不下還經常被孝仁皇帝打手板,總覺得讀書沒意思。”
“可從了軍,上了戰場,在屍山血海中苦苦求存之時,便暗自後悔,覺得自己太矯情了,這世上還有比讀書更好的事嗎?”
“現在,朕做了皇帝,政務纏身,總覺得學識不夠,只得讓秘書監經筵日講,把過去的虧空補上。”
李守義的意思很簡單,天子也好,官員也罷,都要德、才配位,這學識不夠,就算是天子,也不能讓人心悅誠服。
當年,陸賈遊說漢高祖,馬上打天下,安可馬上治天下。從前,他不懂,可當了皇帝,他懂了。
高祖太宗宵衣旰食,浴血奮戰打天下,深知創業之難。從武德四年起,科舉一年未停,因為他們都知道守業更難。
從御階上走下來,捻著流珠的李守義,沉聲道:“朕呢,才德不及祖宗,但卻有一顆更熾熱的求治之心。”
“這一科,掄才大典,就是要天下為公。這話說起來容易,沒有人才,如何續寫盛世呢!”
李守義這話音剛落,副主考-檢校吏部左侍郎-姚璹,舉笏出班:“陛下所言甚是。想當年,臣考進士的時候,就是人太少,所以中的多少有投機取巧之嫌。”
姚璹這是賣乖呢!滿朝文武,誰不知道,他學識出眾,善於文辭,更以善於用人著稱。要說吏部的差事,除了故去的裴行儉、李敬玄外,只有馬載能與之一比。
李守義點了點頭,取笑道:“也是,按你姚侍郎要這麼謙虛,朕就得把這科給停了。貼個告示告訴士子們,他們的才能還得再修幾十年呢。”
“朕怕到時候,有人會去砸你家的大門。不到三寸的門板,能經得住幾下啊!”
“所以,為了你家的薄門板,好好替朝廷掄才吧!”
呵呵,皇帝的遊牧,引得姚璹和滿朝的臣工都跟著笑了起來。與伺候太宗、高宗戰戰兢兢相比,跟著當今聖人這樣溫和的人,他們倒是不用緊張掉腦袋。
“陛下,臣有本奏!”
瞧狄仁傑這一本正經的樣子,李守義點了點頭,示意其可以說了。
“考試加嚴自然無錯,可臣以為,對士子們來說,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狄仁傑在幷州等地方為吏時,沒少見當地計程車子們砸鍋馬鐵進京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