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5 頁)
時,我正與思想
界的一群領袖一道進餐,討論組織業績問題。麥肯錫公司舊金山辦事處的總經理
比爾·米漢探過身來,漫不經心地向我吐露:“喂,吉姆,我們都很喜歡《基業
長青》這本書。你和另一位作者在調研和著書方面都幹得非常出色。但遺憾的是,
這本書毫無用處。”我很好奇,請他解釋一下。“你所寫的大部分公司自始至終都
非常卓越,”他說,“它們不必將自己從優秀公司變為卓越公司。這些公司有像大
衛·帕卡德和喬治·默克那樣的創始人,從一開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氣質。但
是大多數公司都是中途覺醒,發現自己只是優秀公司而非卓越公司。它們該怎麼
辦呢?”回想當時的情景,我感到米漢作出“毫無用處”的評價的確有些誇張,
但他的觀察是正確的—大部分真正卓越的公司由始至終都是卓越的。而大多數公
司卻一如既往始終未能成為卓越公司。米漢的評價的確是千金難買。他的那個問
題猶如播下的一粒種子成長為這本書的根基,那就是:“優秀公司能否轉變為卓
越公司,如果可以,怎樣才能做到?”或者換句話說,“安於現狀”的頑疾是否
真的無藥可治?在5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優秀公司變為卓越公司
的案例確實存在,而且我們已經掌握了促成這種轉變的潛在因素。受到米漢的啟
發,我和我的研究小組開始了一項歷時5年的研究工作,力圖探索從優秀公司成
長為卓越公司的內在機制。
圖1 。 1能使你很快領會這一專案的思路。實際上,我們找出了一些公司,
它們實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並至少將這一業績保持1 5年之久。另外,我
們還精選出一批未能實現這一跨越或實現了跨越但不能持之以恆的公司作為對
照公司。然後將這些公司進行對比,發掘出其中最根本、最顯著的有效因素。
所有最終入選實現從優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都擁有非同尋常的驕人業績。在
它們實現跨越的1 5年裡,公司的平均累積股票收益率是大盤股指(the general
market)的6 。 9倍。舉個例子,通用電氣(2 0世紀末公認的擁有最傑出領導的
美國公司)在1 9 8 5年至2 0 0 0年這1 5年間,其累積股票收益率比市場高出2 。
8倍。再比如,如果你在1 9 6 5年向這些實現跨越的公司中的一家共同基金投資
1美元,並以市場平均價格持股一直到跨越點,同時也向市場上一般的股票基金
投資1美元,那麼到2 0 0 0年1月1日,前者將增長4 7 1倍,與之相比,後者
只增長5 6倍。請見圖1 。 2。這些都是令人矚目的數字,要知道這些都是由曾經
默默無聞的公司所創造出來的。沃爾格林公司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4 0多年來,
沃爾格林一直是一個業績平平的普通公司,其業績接近大盤指數基金。然而在1
9 7 5年,沃爾格林的股票突然開始一路攀升,並一直保持強勁的勢頭。從1 9 7 5
年1 2月3 1日至2 0 0 0年1月1日,向沃爾格林投資1美元,收益幾乎是投資
科技巨星英特爾公司所得的2倍,通用電氣的5倍,可口可樂的8倍,大盤指數
基金的1 5倍(包括在1 9 9 9年底猛增的納斯達克股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