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5 頁)
礎知識不能不能運用自如。得到老師的指點後,再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學習日誌】
1、改變觀念,文科也要多做題。
2、綜合題不要求多,而是要精。
關注時政資訊,將理論聯絡實際
俗話說“沒有永遠的真理”,一個結論,現在還是真理,或許下一秒它就變成了謬論。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死板,要時時刻刻關注時政資訊,將理論聯絡實際。學習地理也是一樣的。比如,地震或者海嘯就能導致大陸漂移,使某一個國家在地圖上的經緯度發生變化,同時還能區域性改變地震地區的地形地貌。有研究資料顯示:現在地球上的大洋地區,在很久很久以前是陸地。比如,世界的區域性地區還有戰爭,這些戰爭很有可能導致世界上政治版圖發生變化。二戰結束之後,就有很多新獨立的國家。再比如,全球的氣候變暖,導致全球的植被分佈發生了改變。我們不能認為地理是一成不變的,地理也是時時刻刻地發生著變化。所以,我們在學習地理的時候也應該關注時政資訊,將理論聯絡實際。
那麼,我們怎樣做到關注時政資訊,將理論聯絡實際呢?
首先,要養成看新聞的習慣。世界上發生的大事情,新聞會第一時間播報出來。經常看新聞的話,我們就能第一時間知道這些新聞,並知道這些新聞事件對世界產生的地理上的影響。
然後,注重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世界上的事物在時時刻刻發生著變化,這一秒和下一秒的世界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我們不能讀死書,要將書中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起來。“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版圖變化:波蘭與蘇聯邊境向波蘭境內移,波蘭東部領土併入蘇聯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德國與波蘭邊境向德國境內移,用以以補償波蘭東部的領土損失,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蘇聯解體前獨立);德國的柯尼斯堡劃歸蘇聯的俄羅斯加盟共和國,改稱加里寧格勒;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併入蘇聯成為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即成為現在的摩爾多瓦;羅馬尼亞的北布科維納併入蘇聯的烏克蘭加盟共和國;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島嶼併入蘇聯,成為芬蘭…卡累利阿加盟共和國,後併入俄羅斯加盟共和國;日本北方四島劃歸蘇聯的俄羅斯加盟共和國;奧匈帝國分裂為奧地利和匈牙利等等。
這些變化雖然積累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在世界版圖確定的時候也就是一會兒的時間。世界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如果我們不關注時政的話,那些國家剛剛成立,改變了世界版圖或者哪一種動植物已經滅絕了都不知道,一味地認書,那樣就是讀死書了。
【學習日誌】
1、新聞報紙,讓我們不出門就能瞭解世界。
2、關注時政資訊,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在生活中學習地理
我們要想學好地理,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是不夠的。我們在掌握了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聯絡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地理知識和地理問題。比如,人口、資源、生態環境,城市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等等,都是與地理知識密切相關的。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定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觀察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思考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地理問題,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用自己學到的地理知識去指導我們的實際生活,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那樣,我們的地理就會越來越好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在生活中學習地理呢?
首先,養成觀察地理現象的習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著很多的地理現象。比如天文現象、氣象變化還有氣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