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2/5 頁)
似乎歷歷在目。
自己似乎還是那個在閩海邊苦練的少年……
學成之後,以一鐵劍縱橫江湖,闖下諾大名頭。在少室山,他和群僧坐而論道,真正折服了少林武僧,後來在他的建議之下,少林群僧改變練法,終於成就了後世少林武僧真正的水準和名頭。
甚至他建議修築的一座禪院,親筆題字,在幾百年後,仍然矗立在少室山之上。
再下來,就是和戚繼光這樣的名將佩服,在江南,閩浙,兩廣,斬首無算,立功無數。
因為耿介的脾氣難改,他一向不為上司所喜歡,三次任總兵又三次被免職,到如今,近七旬的老翁被忌憚,被人耍弄一般的調到京城來,任職也不過就是一個管帶京營!
但所有的一切,在眼前這個十來歲的少年嘴裡這樣平平淡淡地說出來,卻是充滿著叫老將軍都熱血沸騰的感覺!
一切都值過了,確實,自己還有什麼不滿的呢?
當初自己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所想的無非就是保家衛國,拯救生民,不愧一個武者的稱號。而自己不是都一一辦到了嗎?
史書立傳,青史留名的同時,民間肯定是代代相傳,身為一個武人,還有什麼有比這個更值得驕傲的榮譽?
自己還有什麼可不滿的呢,無非就是一些小小挫跌罷了……
俞大猷的眼中,露出了極為激賞的笑容。
他沒有說什麼,只是再次將自己的酒杯斟酒,與惟功正兒八經的碰杯,兩人相視而笑,一切,俱都是在不言之中。
第101章 悟劍
“馬芳這老小子幫你領悟了箭術之道,用的法子太粗魯了,老夫也來幫你領悟一下真正的劍道,領你入門。”
“剛柔、陰陽、動靜、攻守、審勢、功力、手足……身體,力量,手足,在審勢之後,明剛柔道理,曉陰陽,知動靜,論攻守,能審勢,配以功力,伐練手足,方能成絕頂高手。”
俞大猷說的興起,突然手一抖,一筷子向惟功的手腕這來。
“好快!”惟功一驚,但覺惟功這一筷子點來,猶如長劍襲來,一股無邊無沛的劍意,瞬間將他籠罩在內。
明明俞大猷的動作十分簡單,似乎也並不怎麼快捷,但又猶如霹靂奔雷,快捷有不可擋之勢。
若是一般人,恐怕這一筷子就擋不住,惟功也是憑著千錘百煉的練刀之法做出迅捷的反應,手握筷子,上挑格擋。
惟功的反應,也不謂不快。
他的刀術,是這近五年時間沒有一天停止過練習,每日斬劈格擋,各種動作都是做到極致,從發力到角度都是如此,可以說,從“術”的角度來說,惟功的刀法,已經不在練習二十年刀術的老手之下。
但俞大猷的筷子和惟功的筷子剛一交纏,突然往上一繃,手腕抖動,好象筷子在水中翻攪一般。惟功的筷子被這麼一絞,手指再也握不住筷子,就這麼被絞纏出去,而俞大猷的筷子順勢一點,正中惟功的手腕虎口處。
“這便是老夫劍術的精要。”俞大猷呵呵一笑,道:“審勢,動靜,攻守,剛柔,都在適才的動作之中。而劍術十三勢,抽、帶、格、擊、刺、點、崩、攪、洗、壓、劈。剛剛我用的是刺、帶、攪,以審勢為動靜,陰陽為攻守,剛柔為勁力,最後攪飛你的筷子,便是攪勁發力,所以你拿不住了。”
在惟功沉思時,俞大猷忍不住又道:“不過,我怎麼也沒有想到,你居然能擋得住我的擊和帶,反應之迅速,實在是令老夫咋舌。”
“俞帥,再試試看。”
惟功沉思良久,再抬頭時,已經是容光煥發。
這幾天,對他的一生都是無與倫比的重要!
先是馬芳用逼迫之法教給他的箭道,現在,又是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