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奇怪的電話(第2/2 頁)
際長途的電話線。
市長辦公室的電話,都不一定能打國際長途。
給港商安裝的電話,都是走特殊途徑批的。
梁永豐在深圳那邊的銀行裡倒是有一萬多塊港幣,但是東莞這邊沒有能取出港幣的銀行。
另外他還得去深圳兌換部分港幣。
李老闆擺了擺手道,“既然梁先生這麼給面子,我也不能佔梁先生的便宜,梁先生按照官方匯率付給我人民幣就可以了!”
反正他在大陸投資,也需要把手裡的部分港幣換成人民幣——官方是肯定不會按照黑市匯率給他換的。
這不過是個順水人情。
梁永豐跟李老闆簽訂了新的租房合同,兩人算了一下,最終李老闆還要付給梁永豐一千多塊。
接下來兩天,梁永豐時不時就去李老闆的廠子串門。
這次跟李老闆一起來的還有他在香港那邊廠子裡的幾個熟練工。
這些人正在對新招聘的女工進行培訓。
梁永豐看了一下,她們工作的內容就是用膠水把塑膠花瓣和塑膠花枝沾在一起,完全沒有技術含量。
關鍵就是動作要快,那種膠乾的很快,而且他們是按件計算工資的。
鎮政府替他們招聘的女工,都是精挑細選的20歲上下的年輕姑娘。
接受能力強,上手非常快,個頂個的能幹。
短短几天時間,有些女工速度已經趕上那幾個熟練工了。
無怨的李老闆要把最需要人力的工作都轉移過來。
倒是另一邊對那兩臺注塑機的除錯一直不順利。
雖然操作這兩臺機器的都是李老闆廠子裡的老師傅,注塑機也是他們慣用的型號。
但是他們試製了多次,生產出來的產品總是會帶著大片的毛邊。
這樣一來,不但浪費原料。
還額外需要人手對加工出來的產品進行修整。
梁永豐看到那兩個老師傅反反覆覆將幾塊厚重的鐵板,從機器上拆下來,清理乾淨,又裝回去重試。
前世他也不是學機械的,看不懂他們在幹什麼。
只看到鐵板上雕刻著他們加工出來的枝葉的形狀,還有大大小小的孔洞、彈簧和銷子。
知道這套東西應該是模具。
直到兩天之後,郵電局來裝電話的時候,那兩臺注塑機還沒有除錯好。
電話一接通,李老闆就給梁永豐弄來了《香港商報》的電話。
梁永豐當即就打了過去。
可那邊一聽說他是大陸的,就有些愣了。
梁永豐又說了他是要做廣告的事,那邊乾脆就沒聲音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