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英博物館(第2/4 頁)
他這段時間經常來拜訪陸時,不僅是為了打牌,還有正事——
讀書和催稿。
辜鴻銘忍不住笑,
“坦白講,我本以為自己不喜歡通俗,但是看了你的作品之後,感覺無論是推理類還是幻想類,都挺喜歡。”
陸時開玩笑道:“比打牌還喜歡?”
辜鴻銘連連擺手,
“那不至於。”
屋內的三人同時大笑。
吾輩好奇地看他們,“喵嗚~”一聲,鑽到了夏目漱石懷裡。
辜鴻銘問道:“陸時啊,你又寫了多少稿子?”
陸時攤手,
“辜老先生,您說您這隔三差五地來,以為我能寫出多少?人家追更都是追報紙、追雜誌,您老倒好,直接追更追到作者家裡來了,下一步是不是要給我關小黑屋啊?”
辜鴻銘嘿嘿一笑,嘴硬道:“其實,比起你的《魔戒》,我更喜歡《我是貓》。”
這話也不全是胡扯,
因為《我是貓》描繪的是日本,讀起來肯定更親切。
夏目漱石說:“辜先生過獎,我的作品肯定無法與陸的相比。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辜鴻銘擺擺手,
“我們中國人就夠謙虛了,你們日本人竟然……”
後面的話沒明確說出口。
夏目漱石微微臉紅,有點兒不好意思。
辜鴻銘轉向陸時,說:“當然,通俗固然是趣味無窮的,但我還是更想看那本明史研究的書。你的寫法很大膽,現在大多數人寫史都不再用紀傳體了。你是想模仿太史公嗎?”
陸時擺手,
“那本書不是史書,用紀傳體來歸類並不準確。”
辜鴻銘點頭,
《萬曆十五年》通俗易懂,沒有歷史功底的人也能讀進去,
有這種特性的明顯不是史書。
辜鴻銘說:“對了,你上次管《槍炮、病菌與鋼鐵叫什麼來著……科普……”
陸時說:“科普讀物。”
辜鴻銘點點頭,
“對,對對!就是科普讀物。這個《萬曆十五年》是不是也算科普讀物?”
《萬曆十五年》要比科普讀物嚴肅,否則也不可能在美國的那麼多大學中被用作教材,
但它也有不嚴謹的地方,
總體上,這本書介於專著與科普之間,並不好歸類。
陸時沒接茬。
見他不說話了,辜鴻銘繼續道:“你寫得非常好,可是題材……唉,你說你編寫史學教材,用什麼不好,為何偏偏要用明史?這裡面的阻力無比巨大。”
他頓了頓,問道:“你可知為何後朝要主動給前朝修史?”
陸時答:“這是中國的史學傳統。”
辜鴻銘沒想到會得到這個答案,
在他心目中,陸時向來是一針見血的,怎麼對這個問題卻如此幼稚、迂腐。
他反問:“你剛才說,傳統?”
陸時點點頭,
“這是一個偉大的傳統,後朝為前朝修史,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歷史的尊重,同時也是文化認同。雖然改朝換代,但民族、文化、文明是一直延續的。”
辜鴻銘無言以對。
確實,中國人修史是種文明傳承的習慣,這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貫穿整個文明發展史的習慣。
他想到了陸時在劍橋的演講稿,
那篇演講已經先後被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聯盟整理了出來,並在校內的雜誌中刊登,
陸時在演講中堅定地表示,中國文明是延續的,來源自古中國。
辜鴻銘感慨:“若我朝都是你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