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第2/2 頁)
的情報分析是:
戰鬥機:打到現在估計剩下500架左右,以歐洲帶回和新買的野馬為主力;機型較為單一,編為4個空戰聯隊。
野馬
攻擊機:內線報告說還保有400架,3個攻擊聯隊;擁有較先進的a-26。
轟炸機:b17兩個聯隊共約200架;據說這些&ot;空中堡壘&ot;是那個有親共傾向的杜利特將軍幫他們廉價搞到的,條件是不得參加內戰。
運輸和輔助飛機:這個數量偏大,近500架,擁有歐洲帶回的遠端型c82(解放者運輸改型),或許是他們有一支傘兵的緣故。不過,傘兵對付蘇聯?嘿嘿。
華北聯軍空軍總機數是1600架,不算海軍航空兵那120架&ot;海盜&ot;。
總體考量,中蘇戰場上空的抗衡,大致均勢,數量平衡。但差距在於:人家只是四個航空集團軍,而你的是整個國力。人家能夠自產,你還只能外購。
蘇聯啊,它的整體國力是多少呢?始終沒有準確情報。上萬架的保有量是個偏低的估計吧?令人不寒而慄。
面對越來越繁重的空中任務,周至柔上將不得不一再提出增加飛機的要求。
(633)
航校自身,倒是越來越現代化。教學相長,師資充裕,裝置日新月異,招生也夠理想--三所航校,飛行和地勤等在校學員達到4500人。
加上前線是在國土之內,被擊墜的飛行員多數能夠獲救,再上藍天。所以沒有後繼乏人之感,甚至還支援了華北聯軍300名空地學員--收穫是,建立了情報渠道。這是委座的&ot;滲透&ot;廟算。
周至柔中將(右一)
國軍飛行員向來享受軍中&ot;天之驕子&ot;的地位,這是從陳納德時代就定下的規矩。這位陳老將軍最近又被委員長派回美國,在航空界活動,為國軍爭取新的空中武器來源。只是他選購的機型相對老化--還是為了省錢的緣故。
但這就要迫使前線飛行員多付出血的代價。最近好幾個他的得意門生無辜犧牲了。美國前來自願參戰的飛行員,都不肯駕駛那些老型號飛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