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第1/2 頁)
&ot;主席,此話怎講?&ot;羅瑞卿詫異。
&ot;辯證法嘛。沒有他們侵略,就沒有我們今天。&ot;
羅瑞卿默然。半晌想不通,又道:
&ot;深奧噻。……如此說來,蘇聯也侵略,我們也感謝他嘍?&ot;
任弼時呵呵大笑:&ot;感謝蘇聯侵略?那該是蔣介石!&ot;
(630)
&ot;羅長子,你急火火趕回來,說是要報告重要問題撒?&ot;朱德問道。
&ot;哈,扯遠嘍,險把正事忘記。&ot;羅瑞卿於是拉開架勢,一五一十地匯報。
原來,麥克阿瑟五星上將一直密切關注中蘇戰事。他曾一度判斷:中國無力反擊,不是對手。
因此他認為美國採取外交調停、軍事不幹預的政策是有道理的--畢竟中國一旦求和、蘇聯速勝之後,美國臉面無光,外交被動。美國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跟蘇聯結下冤讎。美國給蘇聯的勸告是溫和的:&ot;適可而止。&ot;
多數決策者一旦下注都是要站在勝利者一方,因為沒有一個總統經得起戰敗、或&ot;陪同戰敗&ot;的選民唾棄風暴。
雖然理解政府立場,但作為共和黨人,麥克阿瑟將軍有自己的觀點。他的反共情結根深蒂固,與其說他關心中國的滿洲戰場,不如說更關心蘭州戰場。只是那裡太遙遠,他鞭長莫及。
從他擅長的登陸作戰角度,他與他的參謀長薩瑟蘭少將時常進行一些遠東沿海的模擬兵棋推演。
突然爆發的奇襲海參崴之戰,使他大跌眼鏡,感到:華北聯軍的戰爭謀略水平必須刮目相看。
他考慮良久,派出薩瑟蘭,借官方禮儀性聚會之機,向華北代表羅將軍提出一項建議。當然是個十足的秘密建議。
(631)
江西。鷹潭,國軍第一航校。
&ot;814&ot;空軍節就要到了,航校在籌備盛大慶典。
中國已是一個足以拿得出手的空軍大國。擁有門類齊全的各個機種,型號雖五花八門,總體實力卻不可小視了。空軍司令周至柔感到自己心血沒有白費。
幾個月來,空軍接受了992架&ot;蚊式&ot;轟炸機,還差508架,但由於南洋婆羅洲事件而暫時中止。周至柔把它們共編為10個大隊,統統派往西北戰場。
&ot;蚊式&ot;轟炸機
&ot;蚊式&ot;承擔了蘭州會戰中期主要的轟炸任務。而p-47則爭取戰場制空權。付出了艱苦努力,數量減少近半。
為了掌握家底,他統計了目前實力:
戰鬥機:約1200架,含p47、p40等若干新老機型;
攻擊機:約1130架,以a20和&ot;蚊式&ot;為主力;
轟炸機:約400架,1/3是b24,其餘是b25;
此外,運輸機和輔助性飛機還有560架,不算教練機。
&ot;大奶瓶&ot;p-47雷霆式戰鬥機
盤點下來,總數已有3290架,真的不算少了。幾乎相當於1941年德國用於對蘇聯發動進攻時使用的力量。
--但卻仍然可憐:面對的蘇聯中亞、後貝加爾方面軍,人家兩個空軍集團軍就超過2500架作戰飛機,而第三個空軍集團軍正在調往前線的途中。
滿洲方向,還有蘇聯一個空軍集團軍和海軍航空兵,估計刨去戰損,兵力合計仍超過1400架。但倒不必操心--共黨首當其衝,他們不得不自己去頂。
(632)
至於共軍--華北聯軍實力,周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