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第1/2 頁)
廳裡,在昏暗的燈光下獨酌。
公眾假期是她忙碌的日子,這次國慶假期去新加坡。行程安排是她的事,一家人的出行,十分不省心。
婚後第二年生下了兒子,兒子上了幼兒園後,公婆又催生二胎,說生下來一切都不用她操心。
的確,公婆對她很好。兒子出生後,請了保姆,還有她媽媽和婆婆幫忙帶,她看起來不用多操心。
適度的酒精能產生愉悅感,能短暫地卸下所有角色,只屬於自己,能刷會手機。
李敏看到了孟思遠剛發的朋友圈,點開照片,放大了看。
這應該是她家的客廳,面積並不大,茶几上擺放了滷味,邊角處看得到花瓶裡的月季,還有一隻香薰蠟燭,前方是一臺正開著的電視。只有一個杯子,她應該是一個人。
李敏知道,這是她租的房子。
高中時,李敏曾去過她家幾次。後來察覺出她很不想讓自己去,李敏就再也沒主動提過去她家找她玩。
年少時談及理想生活,她們總會空想說許多白日夢,孟思遠偶有認真,說想要有個自己的家,客廳裡有臺電視。
她原本的那個家,是沒有的。面積不大,客廳幾乎就是飯廳,佈局十分不合理的櫃子擠佔著珍貴的空間,擺放著各種雜物,顯得亂糟糟的。
其實李敏不介意凌亂,反正也只窩在她的小房間裡,吃許多零食,講很多廢話,看點帶顏色的小說。為了一丁點性描寫,買了一本《荊棘鳥》回來。
一同翻看時,自己冷不丁地說一句:你知道嗎,我在我爸媽的房間裡翻出來套,用了剩一半,沒想到他們這個年紀還行啊?
孟思遠回,齊白石八十多歲還能生呢,這個年紀怎麼不行了?
李敏笑得樂不可支,問她,那你發現過你爸媽的套了嗎?
孟思遠含糊地點頭,說肯定有啊。
回想起往事,李敏抿了口紅酒,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在往事裡有跡可循。失去這個朋友,她不是不難過。
結婚時,盛大的儀式上,要注重儀態,要走場看機位,還有各色的應酬,來的人物眾多且重要,神經的弦都是繃著的。以至於在奢華而夢幻的婚禮上,李敏都沒有心思想過,想要一輩子。
而她曾經卻將與孟思遠做一輩子的朋友當作理所當然。
李敏無力修補這段友誼,因為是孟思遠先放棄的。
孟思遠在上週就被上司胡志鋒告知了她今天要一同去參加會議,老闆召開的高層會議。
雖然她從未參加過這種級別的會議,上次誤入的聚餐上氛圍很好,老闆跟高層之間有說有笑的,老闆看起來沒什麼架子,但孟思遠還是從上司的反應中略窺一二。
上司辦公室的門頻繁開啟又關上,胡志鋒為了一個資料都會把人喊去問。白天不免將許多時間花在與人溝通上,他下班後也沒到點走,留下加班準備報告材料。
作為助理,孟思遠一同留下加班。倒不是為了給上司好印象,而是真的有些忙。遞交上去的檔案都要經由她手審批,這些報告她都要看一遍,標註了重點,以防上司隨時的提問。
上司都高度重視,加之手頭許多工作都不碰巧地湊到了一起,她不免連著加了好幾天的班。
忙碌時幾乎沒了時間的概念,早出晚歸,回到家後累得癱在沙發上,她得歇好一會才爬得起來,去冰箱裡拿雞爪啃,再找部不用費腦子的電視當背景音聽。吃完夜宵,洗了澡後倒頭就睡,第二天如此往復。
算是不白費功夫,經手過大量的檔案,瞟過太多資料,她對部分業務瞭解得更深些。即使資料只是一個結果,還有過必要的美化,但也能看出些門道。
今天上午十點的會議,雖然大機率自己不必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