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上學路上(第3/4 頁)
學放學路上的自由空間和快樂時光嗎?
現在,接送小孩子上學成了每個家庭沉重的負擔,家裡沒有老人或者老人不方便的,孩子上學成了大問題,這大概也是現在年輕人不願生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吧。米雲從上學的第一天起,我們那一代人就沒有享受過上學放學護送的待遇,頂多一個學校有個第一次開學的護送認路機會。
那個年代,孩子們上學放學,社會性的安全問題不用考慮。那時管理嚴格、社會秩序好,沒有人販子,不用擔心上學放學路上被人拐走。車輛本就稀少,何況上學的路都是鄉野小道,也不用擔心交通安全事故。
雖說社會性安全問題沒有,但自然環境方面的安全則無法避免。如春夏之交,雨水較多,小編那一帶,地勢平緩低窪,遇有大雨,小溪小溝都漲洪水,行走在其間,得萬分小心。遇這種情況,也從沒有請假放假的,只是年紀小的跟著大一點的,搭夥結伴去上學或放學,遇有危險情況好照應。
那個年代步行去上學,有艱辛一面,主要有兩怕,一怕下雨,那時還沒有洋雨傘,只有紙傘,一般大人用,小孩子還輪不到,下雨天,用一塊薄膜當雨具,雙手頂在頭上,路又泥濘,滑倒在地沾一身泥水是常事。二怕冰雪,冰雪天去上學真有點遭罪,穿著單薄的膠鞋,為防滑,鞋上系一根草繩,冒著寒風踏著冰雪,一路步行去學校,那種艱辛,經歷過的才知道滋味。
有苦也有樂。80年代之前的孩子們上學都差不多,農村孩子上學放學,沒有專車接送,沒有家長陪伴,條件是艱苦了些,但也收穫了成長,更是收穫了快樂,因為最大的快樂就是釋放了孩子的天性,在上學放學之路上,享受到了那個年齡該有的自由和樂趣。
當時的農村學生們,清早天不亮,就去學校早自習,因為是上學,要趕時間,上學路上不能多耽擱,小夥伴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自由活動空間,頂多順手摘幾顆桑葚、交流議論昨晚看電影的精彩等,真正讓人難忘的是那放學路上的快樂時光。
要說童年的快樂時光,自然離不開童年遊戲。玩遊戲,自然成了大集體時代農村孩子們放學路上最大喜好。玩遊戲雖說是孩子的天性,但時代不同,全國遊戲的內容和專案差別不大,前面章節提過,這裡就一筆帶過。上世九十年代末期之前,那時的遊戲樸實很接地氣,所以,放學之後,同學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甩紙包、踢房子、跳皮筋、擲紙飛機、打水漂、撞柺子等,玩得不亦樂乎。這其中,參與群體最多、趣味性最強、最令人難忘的遊戲莫過於“打仗”遊戲,這裡就不多說,前面章節都有專門的遊戲玩法介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個年代,上小學時,沒有家長陪護,沒有車輛接送,不管離學校多遠,不管天晴下雨,我們都步行在上學放學路上,雖然艱苦了些,但也收穫自由、快樂和成長,擁有了一份童年該有的美好時光。
作為80後的一代太難了,讀小學時,大學不要錢,讀大學時,小學不要錢,我們小學的時候,大學是要分配工作的,等我們大學畢業了,說得是雙向擇業,自主就業。
我們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房子是單位分配的,等我們當爸媽的時候,房子是要貸款的,發現根本買不起房娶不到老婆,生弟弟妹妹是要罰款丟工作的,等我們長大了,叫你生你也不想生……
就和大多數人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子都在賺錢,興沖沖闖進去的時候,發現自己成了傻子; 我們想再生一個,你說要計劃生育,我們生不動了,你說要放開二胎, 我們快退休了,你說要延遲退休。
面對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生病也堅持上班。 80後現在基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為了撐起一個家的你有時候哪怕自己生病了,也堅持帶病上班。認為自己還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