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為了孩子不是你一個人在焦慮(第3/5 頁)
青鳥培訓就離一中近了,離關府中學近了,就離名牌大學近了,也就離美好人生近了,所以都來了。而青鳥培訓和青鳥學校的成功,讓大家也相信這種小班化教學的初中也會好的,連初中生都火了。我本意招兩個班,一個班25人,共50人,結果到了80人。考上關府一中來青鳥的就有27人,其餘則是願意交更多的錢也要進。而且有種現象,人招得越少錢越多,想法要進的人則更多,大家是更相信這是對學生的好。我已覺得這已不是在辦學校了,而是與家長一起在完成一個對孩子負責的過程。
方春華說,怪不得你體會這麼多,你是從你的學校就能看出來的呀。可這麼想時,你這學校不是在加劇著這種焦慮嗎?
莫船說,你說的沒錯,我的學校就是焦慮的結果,當然如你說的,反過來也加劇著這焦慮。可每當我看著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為孩子能上一個所謂的好學校而拿出所有錢時,你們覺得這是什麼,是愛孩子,是對孩子負責?可如果不是又是什麼?
麗麗說,你的青鳥學校火,還不是你的青鳥培訓好,你是讓大家特別是讓學習欠一點兒的家長更看到了希望。原來是學習好的充滿希望,現在是學習一般的也要拼一拼了。
莫船說,這是一個萬眾狂熱、焦慮、恐慌的時代,我實在想不到,我的青鳥高中只給了250個招生計劃,可能是因為與青鳥有關吧,雖招的不是最好學生,可要來上學的人之多仍讓我驚訝。大家不認可職業學校,覺得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之一就是一定要上高中,而且要上好高中,只有這樣才是對孩子的負責,才是對孩子的愛,才能讓自己的夢想延續下去。父母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掙錢不就是為了孩子。
莫船說到這,停了下喝了口酒,接著說,所以,你辦的學校只要讓家長們覺得好,覺得上你的學校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表現,一種愛的付出,他就會願意。不說新生了,由於青鳥高中可以依託青鳥培訓,光高三的複習生已招了不少,雖沒培訓和青鳥學校火,但仍超出我的預期,這局面讓我都驚訝。政府對高中招生越改革,高中越難上,而越難上人們上高中的願望就越強烈。細想想市局如此變革的目標,不就是在製造焦慮嗎,而能製造的原因也說明市上在焦慮著。
春華說,怎麼說的好像這一切是市局造成的一樣。
莫船說,不能全怪市局,可與市局脫不了關係。你們想想一級政府,就如同一個校長一樣,一對父母一樣,你們焦慮自己的孩子不好,學校不好,市局能沒有焦慮嗎?市局也想讓高考狀元出在關府呀,也想要有好看的高考升學的比例,要有能同省城名校較量的好高中,要有教育迅猛發展的種種亮點,要在全省教育排位靠前,要有更多的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這些想法與我們父母盼自己的孩子上好學校,考好成績,排好名次有什麼不同?所以市局也在焦慮,可關府市要有好的成績,好的排名,好的學校,可這些好成績,好排名,好學校從哪裡來,怎麼來?
其實家長是怎麼抓孩子的,學校是怎麼抓成績的,市局就怎麼抓學校,抓教育。一切教育行為如果遵守規律能出好成績嗎,能有好排名,那肯定沒問題,肯定遵守規律,可事實是完全遵守規律了,就不會立馬有好成績,好排名,所以市局一面講著規律,講著素質教育,講著教育政策,一面卻也默許著各種不講規律的事情。
因為誰都明白,要在短時期內出成績,就不能只遵守規律,要有創造舉措,要有非常手段。你們細想想,我們進行公辦民營的一中,關府中學的學校改革,進行學校分層的高中招生改革,允許各種掐尖式的招生方式,讓教育產業化,讓教育的分數同市場的金錢掛鉤,大力推行高效課堂改革,默許名校補課延長教學時間,其目的是什麼?不就是想要在短時間內有好成績,好排名,好學校嗎?可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