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明時報》的編寫分工(第2/2 頁)
講明白,還不能講深奧。”
“學生雖然才學不如振之,也要幫張侍讀辦好這個差事。”呂章說道。
“這樣,大稿子我先寫著。你們兩位就負責找一找朝鮮、倭國在史書裡面的記載,朝鮮自不必說,倭國從《三國志》《後漢書》開始也有專門篇章記載了。其他筆記小說等雜書裡面記載兩國的,你們也都先找一找。當然,針對朝鮮和倭國,我也是寫了幾本書。我寫的也不一定全都那麼準確,你們也可以作為參考。看看哪些是有必要放在專刊裡面的,要放多少字在裡面,要如何裁剪。你們就先弄,弄好了再給我看看。”張曉就這樣把任務分辦了下去。
兩人得令,開始去翻故紙堆了。
張曉也開始親自操刀寫起平壤之戰來。
原始的戰報張曉已經看過了,而且自己也提前看過劇本,雖然跟原來時空的平壤之戰肯定已經不一樣了,不過應該還是大抵不差。張曉就照著那一份塘報還有後世史書的一些記載,就可以發揮了。畢竟宣傳文字,肯定不可能和戰場真實一模一樣,能夠鼓舞軍心民心,那就是好文章了。
“倭國對朝鮮早有覬覦之心,攻入朝鮮之後,其禽獸之行更是暴露無遺。朝鮮百姓生活本就不算富足,但是倭人還是肆意燒殺搶掠,朝鮮百姓四處逃散,凍餓而亡者不可勝數。一旦遇到抵抗,更是屠城燒村,無惡不作。攻入朝鮮王京以後,更是毀壞朝鮮宗廟,發掘朝鮮王陵,種種暴行,實在是罄竹難書。”
“我軍前鋒不幸陷入倭寇圍困之後,倭軍更是氣焰囂張,倭國關白豐臣秀吉更是下令給倭軍諸將,拿下朝鮮全境以後就要打過鴨綠江,入侵大明朝。正當倭寇囂張跋扈之際,陛下派遣的大軍終於抵達了朝鮮。佔領朝鮮北邊的倭軍不敢抵擋我軍天威,一路潰敗,在倭將小西行長的帶領下龜縮在平壤裡,妄圖死守城池拖延我軍進攻步伐,等待援軍到來。”
“但是我軍主帥李如松將軍不會給倭寇喘息之機,抵達平壤城後,我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平壤城發起總攻。炮火齊飛,倭人被炸死炸傷無數,不敢守在城牆。我軍諸位將領親自衝鋒先登,倭人慌不擇路,死傷無數,更有數千倭軍慌不擇路試圖橫渡大同江而逃,無一成功,反而淹死無數,賊將小西行長僅以身免。如今我大軍已光復朝鮮北境,我大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朝鮮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