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明時報》的編寫分工(第1/2 頁)
第101章 《大明時報》的編寫分工
明朝京城的春天其實並沒有那麼美麗,甚至空氣裡還帶了一些風沙。
不過張曉也顧不得天氣好壞,得到了皇帝的辦報的許可,一刻不停就跑去向王錫爵彙報工作了。
“既然是陛下同意辦的,我這邊自然是沒什麼意見。你看看翰林院諸位同僚誰有空的也可以幫一下忙,這個樣刊給陛下之前讓我看一眼把關就好。”聽了張曉的陳述,王錫爵回答道。
“多謝次輔。”
“這個報紙現在可有名字?”
“下官和陛下建議說叫《大明時報》,陛下就說先這麼叫,所以後面會不會再改名字,下官就不知道了。”
“名字就先這麼定吧,如果改名了再換過來就是。這樣吧,那個朝鮮之役的專刊你就先自己安排怎麼寫吧。普刊的話,你把版面列出來一下,然後伱把你寫的版面列出來,其他版面我這邊直接點名,分派下去,要不然你一個人是忙不完這些的。怎麼樣?”
“普刊的創刊號如何編排,下官已經列好了,那下官就負責格物的版面就好。不過下官這邊還需要董侍講的幫忙。”
“可以,你就負責對應版面。其他的活我會分下去。董侍講那邊你自己去說吧,他那邊有空就行。你們現在都給皇子教書,聊起來應該很順暢才是。”
“下官遵命。”張曉告辭,轉身就到董其昌的書房去找他了。
“聽張侍讀這一番話,既然是陛下還有王閣老都欽點的事情,董某自然要竭心盡力幫忙做好。只是如果是報紙印刷多份,這配畫怕是不好畫啊。”董其昌有點為難。
“董兄,這次作畫不必太細,畫出神韻即可,畢竟畫的太細,也不好刻版。大概有兩三幅畫,展現我軍的英勇,倭軍的殘暴,朝鮮君臣和百姓對我軍的竭誠歡迎就行。畫上的人物也不必多,以免喧賓奪主。”
“所以子茂將軍我也要畫上去是嗎?張賢弟你這裡可有子茂將軍的畫像?”
“子茂將軍出征之前是有過畫像的,董兄需要的話我去寧遠伯府上借出來。”
“那就沒問題了,董某一定畫好這幾幅畫。”董其昌高興應承了下來。
……
在翰林院溝通完畢,張曉回到了家中。
“呂先生,振之賢弟,接下來幾天又要忙了。對了振之,你在丁家書局那邊還有什麼活嗎?計劃什麼時候回家?”張曉問向呂章和李之藻。
“張侍讀,李某不回家了。張侍讀教給我這麼多東西,讓李某漲了這麼多見識,沒有收李某的束脩就算了,還給我這麼多銀兩。張侍讀有什麼要忙的,都可以吩咐給李某。”李之藻回答說。
“如此也好,那振之老弟你就安心留在京城,科舉應試也不能落下,我會給你安排的。”
“多謝張侍讀。”
“陛下同意試著辦報了,兩位這幾日就幫我一起寫好稿子。主要還是我來親自操刀,不過也需要兩位幫忙潤色增補一番。要是正式印出去了,就不知道要印多少份了,少的話幾百份,多的話幾千幾萬份也不是不可能。要是寫的東西出了什麼紕漏,那就麻煩大了。”張曉把辦報的方案遞給了兩人。
“張侍讀,那我們主要還是寫這個專報對吧,普刊的話只是一個格物版塊。”李之藻問道。
“是的,格物版塊我就講講美洲的幾種糧食作物,還有外形比較奇特的幾種動物就好。兩位還是主要幫忙專報一事。這個朝鮮之役的專報,不只是要講平壤之役,還要把來龍去脈都講講,把朝鮮還有倭國的歷史地理也大致講講,畢竟好多老百姓甚至是官吏現在也還不知道倭國在哪個方向。對於朝廷為什麼要打這一仗,也不一定很能瞭解,所以這一塊的資料,要寫的深入淺出,既要把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