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1/2 頁)
眼見夏紀娘又要出門去,她問道:「你去哪兒?」
「我去地裡瞧一瞧,別讓雪壓壞了菜。」
張鶴只好去廚房打些熱水回去洗漱,而後吃過了米粉便去洗衣服,待她做完這些,又去照看一下種下的花草,也就到了隅中。與石青相約的時候還有一個時辰,她便披上大氅,與夏紀娘知會了一聲便出門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困哇啊啊啊
好久沒試過一天收到這麼多雷了,開森!!!
第77章 人情(收藏三千加更)
去峨峰山的路上, 張鶴可謂是踏雪而行, 雖然她見到此情此景只想吟詩一首, 可在肚子裡搜羅了許久卻一句完整的詩句都背不出來, 只好作罷。
即便是在寒冬,出入孫寧正店的文人士子也十分多, 他們頭戴帕首,身穿保暖的衣袍, 騎著馬在孫寧正店打了酒, 便往峨峰山而去。道上仍有許多路過的商賈, 也在孫寧正店歇腳,只是隨行的僕役卻只能在外面搭起的茶鋪裡喝碗泡茶暖身子。
張鶴因孫寧正店跟她買過一些蘿蔔, 故而門口的夥計認得她, 當即便笑著迎了上來:「張郎君,今兒可是來吃酒的?」
「是呀,我與人有約, 受石縣尉之邀而來。」
夥計一聽,登時便明白了, 道:「原來如此, 張郎君請隨小的來。」
孫寧正店的庭園風光並未因下雪而失了秀色, 反而薄薄的雪覆在上面,銀裝素裹,別有一番韻味。腳下的廊廡曲折卻錯落地連線著每處屋舍,一個不留神便有可能迷失了方向。
到了堂座處,夥計在窗邊尋了個空桌引張鶴坐下, 又先給她上了一盞熱酒喝著暖身子。而沒過多久,石青便來了,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留著小撮鬍子的中年男人。
張鶴與石青相互行了禮,石青才介紹道:「二郎,為你引見一番,這位是撫州錄事參軍柳參軍。」
張鶴雖不大記得錄事參軍的官銜,可僅從石青只呼他的職務而不呼字來看,他們便是上下級的關係,他的官職儼然要大於石青。她不卑不亢地行了禮,而柳參軍顯然已經透過石青知道了她,便微微一笑,回了禮。
他比張鶴年長,又有官職在身,回的自然是符合他的身份的禮,而初識的倆人便對對方的印象頗為滿意。
柳參軍知道張鶴是張廷軒的侄子,而他也接觸過張家的子弟,發現他們的神態舉止都隱約透著一股傲氣。本以為張鶴也如此,卻沒想到她比想像中要溫文爾雅些。
柳參軍出身官宦世家,早年也曾當過京官,卻因得罪了七皇子嘉王才被貶到撫州來。他所結交的人都是文人,故而他對長相端正秀氣的人頗有好感。
不過張鶴長得太秀氣了,跟那些愛好胭脂水粉、還好龍陽之癖計程車子相似,讓他隱約有些擔心。
柳參軍與張鶴相差十五歲,倆人之間難免有些鴻溝,好在石青出來打圓場,笑道:「參軍聽聞青苗一事,也十分感興趣,便希望我能為你們引見。二郎答應出借的兩石谷種,全靠參軍應允,尋了一處官田來種。」
柳參軍忽而笑道:「我也很好奇,來年是否真能結出三四石米來。」
張鶴盤算過,優質常規稻畝產量也有四五百公斤,便是七八石左右,她自然是要摻和一些本土稻穀進去拉低平均產量的。只要播種恰當又風調雨順,結出三四石並不成問題。
至於三四年後減產,也只是從七八石減產到五六石,再過些年便如同本土水稻,不至於顆粒無收。而屆時,她大概能積攢不少谷種,便可繼續出借谷種。或許那時她能順利地將土豆、紅薯等作物推廣開來,也就不必憂心稻穀減產的問題了。
「若按我的方法耕種,結出三四石理應不成問題。」張鶴微微一笑,將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