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科幻末世危機小說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4/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超限同步HP:斯萊特林貧困生從夢幻西遊開始的遊戲人生NBA模板麥迪,拯救籃網三巨頭迷霧求生:從昇華萬物開始無敵我若為星君為月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眉莊:純元不死你等不過爾爾韓娛?不不不我是來當全球頂流的文案館全劇終逆天裝備星鐵:執念未了,過往依舊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網遊之刀問江湖原神:更新後手機連線了提瓦特全息挑戰:大學生無限求生遊戲白天澄清緋聞,晚上瘋批偷偷黑我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風流短跑之神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

。它可能比《科幻世界》更能代表科幻市場的潛力。這家雜誌幾乎沒有作任何市場營銷方面的事情,甚至不在報刊亭零售。而竟然生存了十個年頭。市場上象流星一般閃過的各類雜誌,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了。十年幾乎相當於人生的壯年。在這個例子裡,我們可以刪除所有可質疑成份,還原出科幻市場本身的潛力底限:你只要把定位搞對了,埋頭編稿子就能掙錢。

1999年,湖南的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王晉康的科幻小說集,同時還有其他一些作家的科幻、科普圖書。2002年長沙科幻迷舉行活動,邀請王晉康和我參加。組織者問我,可不可以找些書去籤售?我就想起了這個出版社。當下聯絡了責任編輯。原來,這本書雖然首印只有三千冊,但出版後基本壓在該社庫房裡。雖然長沙當地經濟廣播電臺《科幻時空》節目從九八年就開播了,在當科幻迷中極有影響。然而,近在咫尺的這個出版社卻從未想去推銷這套書(或者可能是從未聽說過這個節目吧)。後來,編輯從倉庫裡翻出一百本書帶到會場上,籤售了七十六本。這個數字是多是少,橫向比較一下才能知道:暢銷書作家畢淑敏、葛紅兵曾經在新華書店去籤售,數量都在個位!

科幻圖書本來能夠銷這麼多,而出版社根本沒有去努力宣傳,這個責任在誰身上呢?

我也想搞一套科幻圖書,可是科幻圖書的賣點在什麼地方呢?

象地方戲劇一樣,科幻是一種型別文藝,固定地有一群人喜歡它。型別文藝的賣點可以分兩部分,一個是型別內部的吸引力,一個是型別外部的,對大眾的吸引力。

型別內部的吸引力,首先便是小圈子裡的名家名作。《星戰前傳》的電影小說翻譯過來以後,開機就是十萬本。出版社這麼有魄力,相信的便是型別內部的吸引力:單單是科幻迷,足夠消化這十萬本。因為《星球大戰》是科幻文藝的“保留節目”。類似於《鍘美案》或者《天仙配》。出版這種書,不需要編輯對科幻有多深的瞭解。

九十年代,葉永烈的《小靈通再遊未來》、《小靈通三遊未來》出版了。雖然時代背景和《小靈通漫遊未來》出版時已經完全不同了,但開機也都是幾萬冊。遠遠高於當時科幻新作的平均發行水平。靠的也是這種型別內部的吸引力——經典、“老段子”,“一代人的回憶”。前面說過,科幻是有傳承的文學型別,這便是這種傳承在市場方面的體現。

其次,還有科幻文藝型別本身五花八門的內在魅力,是它作為科幻而不是其它文學型別的特殊魅力。比如能夠展示科學的神奇和美,能夠吸引喜歡高科技的讀者,等等。這些必須用系列的文學理論研究,影視研究來說明。在此不一一詳述。

然後,是科幻針對大眾的吸引力。對於如何超越科幻迷的界限,吸引大眾這個問題,我聽到過五花八門的意見,比如說,在科幻裡多加色情、暴力;在央視“實話實說節目”中宣傳科幻;把科幻小說改編成評書,請單田芳播講。最新的一個建議是,搞一個《劉老根》那樣的電視劇,再包上科幻的外殼。

當然,所有這些建議都來自科幻的外行,因為他們不知道,科幻本身就有吸引大眾的因素。哪些呢?有兩個,一個是能夠切合當下的科技熱點。比如《後天》這部電影。科幻迷基本上認為它是個爛作:創意不新,故事漏洞百出。但它在中國票房上竟然壓倒了《駭客帝國》、《星球大戰》、《終結者3》等真正的科幻經典。原因很簡單,看後者的是純科幻迷,而給《後天》貢獻票房的還有其他觀眾。天氣異常是幾乎所有人都關注,也都能理解,能夠聊幾句的簡單問題。過去一年中,每逢氣象災難發生,我總能從網路新聞後面的評論裡,看到這部影片的名字。“太象《後天》了”,“《後天》的預言早晚要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寫意風流[完結]+[外傳]重生之女王崛起末日第九區冰肌玉仙基因武裝(綜同人)[綜]野有蔓草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