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簸箕兜蝦米(第1/3 頁)
人在鄉村,從來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
山裡可以打獵,可以採摘野果,也可以挖藥材,水裡可以捕魚抓蝦,既是收入,也是很多人豐富餐桌的來源。
可是這些陶若筠會的都少,進到山裡藥材不認識,下到河裡脫了鞋,還不知道要被怎麼樣說三道四,所以陶若筠就沒有想過抓魚兜蝦這回事。
但是現在有了小乙就不一樣了,她可以把爹爹的經驗教給小乙,讓他替自己下河去抓。
兜蝦最好的工具便是竹簸箕,大小剛好適合一個人張開胳膊抓住,底下又全是孔,方便水漏出去,同時把魚蝦兜在簸箕裡無法逃脫。這是爹爹教給陶若筠的經驗,她自己沒有試過,今天要拿小乙做實驗。
小乙站在河岸邊,看著綠油油的水,心裡有些瘮得慌。
“這水”
這水一點不像之前那幾次玩的水,之前的河水都是清澈見底,水下鵝卵石清晰可見。今天這水倒是也見底,只是這底綠油油的,全是水草,小乙不敢下腳。
“你別怕,這就是水草。魚蝦喜歡躲在水草裡,你把簸箕貼著水底,順著水草的方向往上兜,就像梳頭那樣,速度要快,知道麼?”
小乙看看陶若筠,又看看水底,下不了決心。
“那你不去的話,只好我脫鞋子下去了,到時候別人看見了”
“我去。”
說著小乙就開始脫鞋子,捲起褲腿就往河裡走去。
那褲腿捲了也白卷,水位雖然下降不少,但仍然比膝蓋要高,小乙踩到水草中央,褲腿立刻就被浸溼了。
他彎下腰,按照陶若筠教他的,兩隻手抓著竹簸箕的兩邊,從水草的最根部往前推,走了兩步之後迅速的把竹簸箕從水裡提起來,河水順著簸箕的孔嘩啦啦的往下流,一時間連前胸也全都溼透了。
小乙本來還猶猶豫豫,覺得抓不到什麼東西,結果一提起來就看見簸箕裡各種活蹦亂跳,河水濺到小乙的臉上,他卻一點也不在意,只是興奮的大叫:“有蝦,這裡真的有蝦,還有魚。”
他一邊喊著,一邊往岸邊跑,陶若筠在岸邊叮囑他:“別跑,走慢點。”
讓小乙別跑,倒不是怕他摔著,而是魚蝦如今都安靜的生活在水草裡,這種時候最容易抓,一旦人跑起來驚動了魚蝦,便會立刻變得警覺起來,不再那麼容易抓了。
但是小乙已經顧不上了,連忙跑上岸給陶若筠看他的簸箕。
那簸箕裡亂七八糟的小魚小蝦有好多條,此刻正亂蹦亂跳的,陶若筠叫他放下簸箕,兩人開始把那些魚蝦撿到木桶裡,等撿的差不多了,才重新回到河裡兜第二次。
小乙來來回回兜了十幾次,陶若筠不斷的說夠了夠了,這些蝦和小魚,完全夠今天晚上吃,可是小乙根本停不下來,像是發現了寶藏一般,進了河裡根本不願意起來。
兩人直忙活到太陽西斜,才戀戀不捨的回家,陶若筠順著河邊,一邊走著,一邊找東西。
茭白她沒有,但是可以在河邊找找茭兒菜。
茭兒菜是類似茭白的野菜,只是並不多見,而且即使有,也早就被別人挖走了。
這河邊,山上,哪裡有什麼能吃的,什麼季節能吃,家家戶戶心裡門兒清,並不止她陶若筠一個。
她沒有找到茭兒菜,便只好放棄,少加一點菜,味道應該也差不到哪裡去。
晚上回家,兩人就忙乎起來了。
小乙幫著生火,陶若筠忙著做菜,可是陶若筠一直等到菜要下鍋,也不見小乙把火點著。
陶若筠跑到灶臺下一看,灶洞裡早已被小乙堵的嚴嚴實實,原來小乙點了火之後一個勁兒的往裡面塞柴火,結果越塞越點不著。
“你先出來,我教你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