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腳下二(第3/4 頁)
,還有個雞蛋炒的什麼紅彤彤的東西。
除了一大盆魚湯,每個菜色都是大海碗滿當當的裝承。
這大廳中連小兒在內每桌最多十人,如此豐盛飯食,嶽不群即便是華山派掌門,也不過年節之時方才偶爾為之,
那每個立柱下面各放了兩個大桶,已有人在裡面打飯,看來一桶是白米飯,另一桶是手擀麵。
這大堂裡四百多人,從工匠到宮主,竟然大家吃同樣的菜,而且這菜色也太過豐盛了一些?
今日嶽不群夫婦回山路過,並不曾拜約,在看廳內眾人神色,想來也不是專程為自己所備宴席,平日裡也多半如此豐食。
此時嶽幫主從過來的健壯婦人手中接過一個小桶,從中摸出幾樣東西分別擺放在張賀之,令狐小童,甯中則與張靈申位上,笑說:“這宮裡的規矩,十八歲以下,孕後兩年,每日早晚各多一個雞蛋一杯奶,這奶蒸過蓋好,要到晚間睡前熱水燙燙在喝。”
嶽不群明白,這也是自家老叔在旁敲側擊的提醒自己,今日這般菜色和吃法在這宮中不是一次兩次。
張賀之開口到:“小弟雖然當了這宮主,但其實並不受戒,而且小弟崇尚道法自然,便下令改了重陽祖師從佛教那裡搬來的這些臭規矩,平日裡也是吃葷的,所以我這些弟子葷素不忌,嫁娶不禁。
這裡通常也不是這麼多人同時吃,大家輪流過來,各自分餐,只是今日飯前剛好聽聞嶽師兄,寧師姐到來,大家便一齊等了等。”
說罷示意嶽不群動手開席:“師兄請!”
嶽不群轉目,示意席中年紀最大的嶽季南幫主動手開始。
嶽季南連擺雙手道:“不敢,不敢,當得嶽掌門先請。”
那嶽季南雖說是在陝南商洛道一帶江湖上頗有威望,又是嶽不群堂叔,但實說其實不過是一縣的車幫幫主罷了,身份地位委實不高,且今日又非家宴,這種場合哪肯失禮。
嶽不群點了點頭,對張賀之道:“那張真人,一同請。”
兩人不分先後各夾了一筷子菜,示意各桌開席。
本依著嶽不群的教養,是食不言寢不語的,而這張賀之張真人卻全無道家真人風範,稍吃了一點飯菜,便已開口說話。
“嶽師兄,小弟我這次重修純陽觀,回到華山是準備隱居的。
我那大純陽萬壽宮是前朝傾力打造,本朝定鼎以來扶持武當,各家道門在武當山插不上手,便將目光放在了大純陽萬壽宮上。
道門勢力複雜,尤其是我全真,那終南山總教處幾百年也沒爭鬥出一個宮主,長老到有了二三十。
我華山道一脈卻執掌大純陽萬壽宮百餘年,各脈早已多有不滿。
家師當年便是厭煩了這些俗務,早早丟下宮主位置給小弟,自己跑臧邊尋那些上師一起修佛論道去了。
各脈欺我年幼,先後派來十幾個長老,一天在宮裡爭權奪利,烏煙瘴氣的。
正巧小弟發現了華山腳下老純陽觀後山有這麼一處世外桃源,便傾力打造此處,現在大體完工,山下觀裡祖師洞大門一關,外人哪裡知道內中別有洞天,實在是隱居的好地方。”
嶽不群曾中過生員自有儒家仁風,聞言苦笑搖頭:“真人這行宮如瑤臺仙境,實在是太耗物力。”
張賀之答道“小弟雖年幼卻頗算得生財有道,這些年在丹道上倒是悟出一些雜方,恰巧純陽一脈宮觀遍佈天下,那武當、峨眉、青城但凡名山上都建有純陽觀,一直奉華山純陽為祖廟的。
小弟便命其制販這些貨物,得了不少阿堵物。”
旁邊令狐小童插言問:“就是那火柴嗎?方才嶽幫主不是說天下道門都可以制賣嗎?”
嶽不群瞪了令狐小童一眼怪其插言失禮,卻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