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腳下二(第2/4 頁)
空中,嶽不群曾去恆山見過懸空寺,對面那山崖樓閣顯是仿的懸空寺,但看上去這些亭臺樓閣竟大了懸空寺五七倍有餘,主體用原有山體花崗岩鏤空修建,而且還在向兩旁建設挖掘中。
見得如此宏偉的工程,一旁甯中則不住感嘆:“怕是連紫禁城也就不過如此了吧!”
包括來過此地的兩位幫主,眾人無不感嘆。
繞行至湖東,隔著幾排整齊的松林,傳來一陣呼喝聲,卻是有人在練拳。
嶽不群從林間打眼看去,一片二三十畝校場中,四五百個青衿少年排得整整齊齊正在打拳,每人動作在口令聲中也是整齊劃一賞心悅目。
看得幾招嶽不群便心中有數,這是華山派流傳最廣的基礎拳法蔡氏華拳,但凡是個武林中人都會使上幾招,這些少年武功根骨也就普通,看上去華山基礎氣功也就剛入門,如這些少年這般練去若無名師專門指導,也就練個強身健體而已,最多應付得幾個粗淺江湖漢子。
想必這應該就是那所謂的示範中學了,卻不知培養得這許多粗通武功的學生做何,讓族裡中麒兄弟這般良材美玉都想考入,今日裡見中麒兄弟基礎無比紮實,又是動了收徒之念,只因輩分相同不好明說,試探之下被六叔婉言拒絕了,卻還要考來這裡練這些粗淺功夫。
沿湖在行兩三里到得山崖腳,果然見五六十人在門廊階下等候。
那些人都是道裝打扮,多數為綠色,其餘大部為青色,只有一人紫色袍服,想來便是全真教華山派道門領袖,大純陽萬壽宮宮主張祝了。
待進前能看清容貌時,嶽不群心下又是一奇,方才見得山門道童與小道士都是身材高大健壯,卻面容稚嫩,這樣奇特容貌只以為偶然,現下見到這宮主與身後眾人大多如此,竟不知為何。
那宮主真人身材到與嶽不群相當,但觀面容竟是比小道童金雙兒還要稚嫩,竟不過十歲也似,面上帶點嬰兒肥,顏色笑眯眯的充滿自然童真。
殿前廣場的正道前,張靈申稍一示意,甯中則將懷抱的嶽靈珊,往叔父嶽幫主懷裡一送,跟在丈夫嶽不群身後朝前行去。
那紫袍道人也獨自向前走來,雙方在廣場中央正好相會,那道人先行拱手為禮:“小弟張賀之宗門續輩不言,見過掌門嶽師兄與寧師姐。”
竟是以華山不字輩師弟禮節相見,嶽寧夫妻對門中有哪些不字輩同門如何不知,想不起哪裡有此人,也不接師門禮,只以一般江湖禮節見禮:“華山嶽不群,甯中則有禮。”
張賀之接下來卻不按禮數了,言道:“師兄,師姐此刻早過了飯時,眾人多在食堂等候,自家人也不必虛禮了,有話我們飯桌上說如何?”
說話間就引幾人行去,也不入正殿,而是廣場左拐進了十餘丈邊一排房舍。
進得門去,裡面好大一片空間,中間三五十根立柱支撐。
擺放著五六十張八仙桌,除上首三四張桌子其餘盡座得滿滿當當。
眾人分別施禮坐下,嶽不群與張賀之分坐主客位,甯中則與另一位方才未見過的青年紅衣道人座左右次席,令狐小童與兩位幫主也同桌,張靈申做為接引陪坐下首。
大堂中已座了四百多人,看其中約兩百多人應是工匠及其家屬,道人約五六十人,另有百多個孩童,年齡相差較大,男女分桌大致各半,包括與方才湖邊學子一樣著青衿的幾十個孩童。
桌面上已擺放好了碗筷餐具,張賀之拍一拍手,二三十個粗壯婦人便紛紛上來佈菜。
每一個桌上都有幾人從方便的位置,前去幫忙。
先上的主桌,那嶽幫主卻主動上前幫忙,顯得頗為熟絡的樣子。
菜色大約上齊,嶽不群環視一下,竟每桌菜色都差不多的樣子,十一道菜竟有三個肉菜,一個魚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