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第1/2 頁)
「我當年以潛邸側福晉的身份到圓明園侍奉孝齊憲皇后,那會子弘曕剛出生,打小就『小嫂長小嫂短』的跟在我身後討要點心吃,我自認沒有對不住他的地方,怎麼竟然到了今天這步田地呢?」寒苓長嘆一聲,「先帝只有三個兒子長成,將來在九泉之下與他見面,我可怎麼向他交代啊!」
愉妃不以為然:「主子娘娘仁至義盡,彼自作孽,先帝也不能怪罪到您的身上。」
「逝者已矣!」寒苓站起身來,「咱們去瞧瞧謙太妃吧!」
愉妃剛要答應,張雷語調急促地在外通傳:「主子娘娘,奴才有要緊事向您回報!」
寒苓復歸原位:「進來罷!」
張雷看了愉妃一眼,臉上露出一絲躊躇來。
愉妃欠身行禮:「臣妾先行告退!」
寒苓眉頭微皺:「我還有什麼事兒要瞞著愉妃不讓她知道?」
張雷咬了咬牙:「主子娘娘,九州清宴來報,敬郡王薨了!」
「什麼!」寒苓大驚起身,愉妃「咕咚」一聲倒仰了過去。
永琪的死因很不光彩:方氏自禁所逃離,尋到永琪的臥房過了一夜,第二天早起,永琪暈眩失神,不等駐府太醫趕到便沒了氣息,方氏在亂中跳入王府水池殉夫而死,長史入宮報喪,皇帝這才在毫無思想準備的前提下失去了一個兒子。
愉妃自不必說,為永琪哭得昏天暗地,寒苓也難過的水米不進,皇帝恨其不爭,又實實在在心疼這個優秀的兒子,禮部和內務府接到上諭,比照親王之禮操辦敬郡王的後事。
緊隨其後,五月二十日,謙太妃病危,臨終遺命,所有財物皆贈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次日清晨,謙太妃於圓明園水木明瑟殿薨逝,享壽五十四歲。
所謂哀兵必勝,皇帝多少有些感傷,因降旨意,命內務府按公爵之例向永瑹母子撥給用度。
相較之下,永琪留下的孤兒寡母明顯要悽慘的多。
方氏自不必說,剁碎了屍身飼狼餵狗;索綽羅氏以下眾側室落髮入廟,為死去的丈夫跪經祈福,王府長史、管事,上房奴僕、司食司寢,輕則流放、重則賜死,整個敬郡王府因此空置了大半。
永璽、永珏又為永琪獨子綿憶請封,弘曆遷怒西林覺羅氏,因向二子說道:「綿憶年幼,將來好歹尚未可知,爵位之事,等他長大成人後再說吧!」
永珏復請:「五哥為郡王,請阿瑪額外施恩,按貝勒例供給王府用度。」
「永琪只有一子,能得多少人口教他供養?綿憶養在愉妃宮中,所有用度皆由內務府公支,他小小年紀,用得著什麼貝勒俸祿?」不看僧面看佛面,西林覺羅家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弘曆想了一想,因命李玉,「曉諭內務府知道,且按宗室之例撥給王府用度吧!」
皇子開府,安家銀子就有二十三萬兩,永琪有孝齊憲皇后的私房,西林覺羅氏有豐厚的嫁妝,永琪又是比較得寵的皇子,內廷的節禮賞賜、外官的冰炭孝敬都拿上等份,皇帝便是不給工資,靠著現有的皇莊田鋪也能維持一府開支,西林覺羅氏深知公婆見怪,索性以守孝為名,遣返了王府大半下人,安安靜靜過起了隱居禮佛的日子。
永琪就像煽動颱風的一隻蝴蝶,他的死,間接影響到了整個乾隆王朝的走向和命運。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算是盒飯套餐了。我能說的是:永琪的死沒有隱藏女主的算計。
☆、194
成霜請示寒苓:「主子,園子裡到處傳閒話,謠言敬郡王之死是您坐視不管造成的!您看奴才要不要去查一查?」
寒苓捏了捏額頭:「這又是從哪裡招來的罪名?」
「皇上徹查方氏底細,她是索綽羅家從江南鹽商蕭康的手中買來的,蕭康與傅公爺有些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