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5 頁)
“這裡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比如說當時留下的木樁、石柱,或者殘破的石門之類的東西?”雲子諾向熊胤天問到,也沒有抱有太多希望。可以研究的東西,多半考古人員都早就已經帶走了。留下的殘跡裡,也許除了這片高土堆之外,什麼也不剩,根本不能從中判斷當年祭祀時候的盛況。
熊胤天仔細想了想,也搖了搖頭,“沒有這樣子的東西,年代太久了,那些東西也都已經風化了。”
三人均是沉默著,沿著東苕溪,向遠處不可見的天目山的方向走去,一路無言。三人都不想就這樣放棄,明明已經可以斷定這裡曾有過異獸的蹤影,修士的足跡,可就像是水中望月,怎麼也觸控不到實質。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在就要離開莫角山遺址的時候,東苕溪的水流發生了變化,一個九十度的大轉彎向東流去。雲子諾發現不遠處的村莊裡,人們再用一種奇怪方法的捕魚,“他們是在幹什麼?”
“這應該是盤井的捕魚法吧。”熊胤天猜到,“我聽說這裡的人用竹子把一張大網的四角綁緊,然後在頂部把四根竹子,變成為方錐體的樣子後,再橫向上綁一根大竹子,另一端繫上粗繩。就把大網放到傍水的岸邊,再用兩根交叉的大毛竹,頂部綁緊,將網放上,就可以在岸邊,採用提拉網上下的方法捕魚。”
熊胤天特地指了指河水拐彎的湍急之處,“這種捕魚的方法在內陸不多見,除了這樣像這樣河水流動急劇之處。在東苕溪餘杭這一帶,也只有安溪中段用到這個方法。難道有什麼不妥嗎?”
熊胤天有點不明就裡,這種盤井捕魚的習慣,在這裡也有數千年了吧,難道還有什麼講究?
“師兄說了,這種方法古已有之。那麼對於別的地方來說,沒有什麼不妥,但是這裡要如此捕魚,就要解決一個問題。這裡是東苕溪,就山海經中記載,苕水多鮆魚。鮆魚是一種狹長,背部如刀的魚。有這樣的魚在,他們又怎麼能夠用網捕魚呢?”雲子諾看了一眼鬱陽,見他微微眯起眼,也像是想到了什麼樣子。
鬱陽接著說,“鮆魚全身都是鋒利如刀,嘴邊還有硬鬍鬚,腮下的長毛更是如同麥芒堅硬,肚子底下還有硬角。一條這樣的魚足以劃破漁網了,不用說有很多的話。對於捕魚為生的人來說是一個極為麻煩的事情,所以他們必然要驅逐這些魚。”
“而且要是吃了這種魚,就會散發一股狐臭的味道。那其實是一種吸引狐族的味道。遠古時有的修士或者精怪要與狐族聯絡時,便會捉這種魚。要想捕捉身如硬石的鮆魚不是一件易事,但是要想驅趕它們就比較簡單了,只要做另一種‘井’就可以了。”雲子諾為熊胤天具體地解釋了一下。
“只要在河水最為湍急的改道之處,請大巫或者修仙者在距離河道轉口的岸邊七百里處,打下一井,用特殊的砆石為基石,在石壁內側刻上陣法,取一些河水灌注其中後,再用河岸邊的泥土將其封平,就可以讓鮆魚遠離。這種刻有陣法的砆石,其實利用了是將兩個空間割裂開來的原理,使得鮆魚留在修真界的河中,而其他魚則依舊在俗世間的河裡,是將兩條空間疊加的河流分了開來。”
鬱陽加快了腳下的步伐,向著前方走去,“關鍵是這種砆石堆成的井,一旦成陣,則可以保持千年不變不移。它其實是在兩個空間之中的陣法。”
熊胤天明白了兩人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可以找到這個井,而只要要找到這種井,也就可以找到另一個空間的入口。”
“找到完全的空間恐怕不太可能,” 雲子諾覺得時間太長了,保留一個完整的空間並不現實,“但是一個極小的空間斷層,還是很有可能被儲存下來的。也就是說根據砆石井存在的定位點,我們很可能找到一個洪荒時期的村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