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第2/2 頁)
只是這宣傳不僅比他想象中的早了兩個星期,還以一種他未曾預料到的衝突與爭端的形式展開了。
《紐約時報》的評論稍顯偏激,內容與奧斯蒙德的電影沒什麼關係。除了標題以外,全文沒有提過這所謂的學生電影是誰拍的,拍的又是什麼內容。
文章重點詳細地講解了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的“自大協議”,嘲笑他已經走投無路卻認不清現實,眼高手低、自視甚高,居然敢向米高梅承諾會在三年內拍出票房上億甚至有資格衝奧的電影。
“我們採訪了幾位已從聯美電影公司離職的員工,他們一致認為,奧斯蒙德·格里菲斯之所以會做出將公司出售給米高梅的決定,是因為聯美高層經投票一致認為聯美不應該幫助奧斯蒙德宣傳發行他的學生電影。因為他的學生電影絕對會虧本,沒有必要再為這部電影投入宣發費用。那隻會讓聯美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他顯然小肚雞腸懷恨在心,且鼠目寸光。僅為了低價發行一部學生電影就將擁有悠久歷史與文化底蘊的聯美賣給k·科克裡安,毫無疑問是將聯美推入了深淵,是對電影藝術的玷汙,是對聯美員工的輕視與不尊重。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為了自己淺薄的利益,使得員工被迫離開自己熱愛的崗位,失業破產。他的目光短淺,也註定會為自己的傲慢與狂妄的承諾付出代價,米高梅也會後悔接手聯美,後悔向奧斯蒙德伸出援手。”
《紐約時報》從哪得知那麼多簽約的細節?又為什麼對奧斯蒙德那麼大怨氣?
喬迪百思不得其解。
而《電影評價》的文章觀念幾乎完全與《紐約時報》站在了對立面。
庫布里克的親筆影評可是個重量級的話題,能帶動雜誌的不少銷量。
但如果僅僅將簡短的影評放上來,肯定會令人大失所望。
於是編輯絞盡了腦汁。
無法繼續從庫布里克這邊下手,就去深挖這部《多格板箱》的電影內容、導演、演員,湊也要湊個幾千幾萬單詞。
但他的人脈和情報顯然遜色於《紐約時報》,沒能得到聯美收購案更多的細節,也根本對電影的內容一無所知,只能重點講解了演員和導演的事蹟。
“斯坦利·庫布里克認為這部電影大膽而富有新意,令人眼前一亮。筆者認為這主要是該片的編劇兼導演,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功勞。”
“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的父親布魯諾·格里菲斯收購了聯美,即便經營不善使聯美破產,也無法否認他確實對電影業和聯美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奧斯蒙德從小耳目渲染,年僅兩歲就跟著父母參觀拜訪了《2001太空漫遊》的拍攝片場,在進入紐約大學進行系統學習電影製作前,曾經擔任庫布里克《閃靈》的電影助理。庫布里克是他電影路上的導師,對他的影響頗深,也直接影響了《多格版箱》。”
“透過調查走訪,我們得知,奧斯蒙德·格里菲斯的sat成績和入學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