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第3/4 頁)
富民的學問,育的是天下為公的學子,故而叫公學!」
天下為公!
眾人一片譁然。
讀過聖人經義計程車子,都能背得出來自《禮記禮運》的典故名言。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謂大同。」
江夏公學都立志於天下為公,拜不拜孔聖人牌位,還真是說得過去。
畢竟這天下有皇上,有萬民
耿定向氣得臉色發黑:「哪裡來的邪說異學。
四書五經,篇篇講的都是治國大同的道理,千百年無數仁人志士皓首窮經丶鏤心鉥肝,所求也都是天下大同。怎麼到了你嘴裡,如此不堪?」
李贄嘴角浮起輕蔑的笑意:「為天下大同在四書五經裡皓首窮經,都鏤心鉥肝了千百年,那老夫試問,可曾實現過?」
耿定向一口老痰卡在喉嚨,卡得他直翻白眼,身子直挺挺往後倒。身後的耿定理連忙扶住兄長,不停地給他輕拍後背。
過了好一會,耿定向才把這口老痰吐出來,慢慢地緩過勁來。
站在旁邊的李萬意差點笑出聲。
卓吾公出馬,那就百無禁忌。
李萬意在北京國子監讀過書,是卓吾公的學生,知道當年卓吾公提出新學時,飽受無數指摘和攻擊,幾乎天下大部分士子都與其為敵。
卓吾公能堅持到現在,還成為天下聞名的大宗師,把新學變成大明顯學,除了皇上的力挺和東南新勢力的暗中支援外,還跟他自己努力有關係。
最艱難的時候,他被無數的名士大儒包圍,幾乎被無窮無盡的指摘和辱罵給淹沒。
但是卓吾公毫不氣餒,他一邊與人辯論,一邊總結自己的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同時還與同善計程車子們,如徐渭丶潘應龍丶王一鶚等人討論,四處學習,取精用宏。
據卓吾公自己說,他能夠把新學完善一新,核心部分來自向皇上請教到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
當時他在西苑向皇上請教了許多問題,皇上隨口回答,字字珠璣,句句玄妙。
卓吾公說他大受啟發,進而把新學完善妥。皇上也把與卓吾公討論時有感而發的文字整理,變成了《辯證唯物主義》,在公學和國子監都傳瘋了。
卓吾公有了加持後,開始把圍攻他的名士大儒們辨得目瞪口呆。名聲大噪之後,他又極力推廣新學。
新學不僅理論紮實,讓人信服,更是面貌一新,與奮發圖強丶欣欣向榮的時代脈搏相契合,很快受到年輕學子們的追捧,迅速傳播開來,成為顯學。
李萬意當年可是看到卓吾公在國子監,如何地舌戰群儒,把十幾位名士大儒辨得羞愧難當,掩面而走。
那些名士大儒,各個比耿定向厲害多了。
今天卓吾公沒把你激得狂噴三斤鮮血,已經是嘴下留情了,應該是不想在江夏公學開學慶典上,喜事變喪事。
「諸位,食堂我們參觀完了,現在請移步文體館參觀。在那裡學子們可以學樂器丶練聲樂,還可以學習劍術丶搏擊丶以及射箭」
耿定向掙扎著坐起來,一把撇掉耿定理的攙扶。
「不用你扶,我還可以為名教理學再戰!李卓吾,老夫且問你,你四下傳揚唯物主義,可有根據!
沒有根據就不要再宣揚這種無稽之言。前宋先賢邵雍有云,心為太極,萬事萬化生乎心。象山先生更有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吾心起滅,則宇宙起滅。故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什麼宇宙乃物質為本,荒謬不堪啊!」
耿定向還是研究過卓吾公的新學,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