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2 頁)
家康平安地從京城回來以後,大政所離開岡崎回去了。家康緊接著就把他的首府從濱松遷到了駿府(現在的靜岡市),阿旭也跟著遷居,自那以後一直住在駿府城裡。因此,被人稱為駿河夫人。
不過,她在這裡所住的時間並不長久。
三年後的天正十七年(1589)七月,得到大政所在京染病的訊息,她立即趕往京城看護母親,幸好大政所的病痊癒了,但旭小姐卻從此病倒,於是便留在京城裡休養。不願意回駿府,心情鬱鬱不歡,恐怕是導致她生病的真正原因吧。自那以後,她的身體日見衰弱,終於在第二年的正月十四日,在聚樂第死去。時年四十八歲。
秀吉沒有把旭小姐的遺骨送還給德川家,因為她生前始終不願意回去,甚至為此而憂鬱得病倒了。秀吉把她葬在京都郊外鳥羽街道旁邊的東福寺內,贈給她一個南明院殿光室總旭姊的諡號,隨後立即率大軍討伐關東的北條去了。在這次東征途中,當他路過駿府的時候,聽到了關於旭姑娘生前經常到安倍郡瑞龍寺降香參拜的逸事。秀吉可憐她那薄命的一生,為了超度來世,特地在寺內為她建造了一座佛供塔。
奇怪的是,關於她的事跡,在她死後連一首和歌都未留下來。當然,不光是沒有留下和歌。
在這一時代,在豐臣家和德川家的內外,有過不少記事的人。他們為後世留下了各種記載。可是任何一份記載裡都沒有留下她的片言隻語。也不知是因為她實在寡言少語,還是由於她不喜歡和人交往。
不管出於哪個原因,在歷史中她是保持著永恆的沉默。
第七個故事 結城秀康
第一節
--------------------------------------------------------------------------------
結城秀康這個年輕人,原本不是豐臣家的。天正二年(1574),他出生在德川家,父親是德川家康。出生在象他那樣黯淡境遇中的人,恐怕是世間罕見的吧。
當時,織田信長以歧阜為根據地,活動於近畿一帶。而德川家康不過是織田家屬下的一個大名而已。家康剛剛三十出頭。
遠州地方的濱松城,是家康親自新選的居城。然而,家康的正室築山夫人還常住在家康從前的居城三河地方的岡崎城裡,沒有遷到這新城來。家康不時地回岡崎城去,就如回故鄉似的。
家康讓大兒子信康坐在岡崎城城主的這把交椅上,儘管他當時還只是個少年。可以說,信康是和父親分居,和母親同居。信康的母親是一個生活鋪張的女人,她身邊有成群的侍女伺候著。這些侍女之中,有一個姑娘叫作&ldo;阿滿&rdo;。
且說這岡崎城外池鯉附近的鄉村,有一座神社,阿滿原本是神社的神官的女兒,出身並不高貴。她在內宅當侍女已有多年,韶華流逝,風韻大減,從年歲來說,已經稱不上是妙齡少女了。事情大概是在阿滿二十二三歲時發生的。要是象以往那樣不發生任何事情,侍女阿滿準會以一個貽誤了婚期的老處女,度過她那默默無聞的一生。
家康回岡崎城來的時候,每晚都上內宅去過夜。
這是理所當然的。內宅是家康的家庭。而這內宅的主宰者則是他的正室夫人,在那裡伺候的所有侍女都歸築山夫人管轄。
有一天,家康在到內宅去的長廊上,看到了阿滿,並把她摟到懷裡。阿滿究竟是在什麼地方被家康摟住的,歷史沒有留下記載,阿滿對此也保持緘默。估計不會是築山夫人居住的內宅的樓館。築山夫人忌妒心強,就連家康也常常怕她幾分。看來不會是內宅,而是岡崎城內別的場所。不過,看來家康對這位阿滿也並沒有深情厚意。比方說,家康讓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