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炸魚來了(第1/3 頁)
“最上極樂町?”木下秀風眼睛一亮,然後又有點不解地問,“極樂的話……讓人聯想到的,是曖昧的東西啊。陶君,是建議以此為賣點嗎?”
“不。”陶知命說道,“極樂,本意是幸福所在之處。由文字產生的初步聯想,我們當然要把它拔高。這一次,我們要在具體的現世裡,重新定義極樂。我所建議的開發方向,不要僅僅只是做住宅,而是要和商業體結合在一起。”
木下秀風開始凝神傾聽。
就是怎麼結合,企劃部一直拿不出讓人覺得思路清晰、又能夠很好執行的方案。
這也無法責備他們,畢竟直到去年之前,霓虹的住宅市場還不是完全的商業化市場。在此前,絕大部分的普通工薪家庭,住的都是公團f縣營房、市營房、社宅等等這類公益性住房。這其中,1955年政府設立的【霓虹住宅公團】才是最大的住宅提供者。
自從廣場協定簽署後,霓虹才開始全面推進住宅商品化。
對最上恆產這樣的會社來說,雖然是實力雄厚的頂級不動產集團,但對於如何進行不動產開發,模式還需要學習。
學習的物件,自然主要都是國外。
但陶知命所知道的,可不僅僅只是此刻在國外已經出現的案例,還包括在未來三十多年裡更多有創新性的案例。
他開始侃侃而談:“在最上極樂町,我們要主打的是文化的牌子。用富有藝術感的建築視覺,用美食文化、時尚文化、娛樂文化、文藝文化,將最上極樂町變成同時具有一流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的所在。這些商業街區,車輛全部停在地下的車庫,街區只能步行。在街區裡,我們種風景樹,設定長椅、雕塑、舞臺、小景觀,要愜意得讓人想停留,美麗得想讓人留下照片……”
他說的這一套在後來哪算新鮮,但此時卻有足夠豐富的細節。
說到底,就是引入專門的主題街區設計,從建築式樣出發,到未來招引的產業佈局,都致力於透過文化的外殼,形成東京新的消費娛樂中心,進而又提高整個房地產居住環境的檔次。
在80年代,這個時間點,陶知命的這種建議,就有謎一樣的吸引力。
僅憑描述,木下秀風等人就彷彿已經看到了一副圖景。
以新營造的方式,整體規劃出一個個風格不同的商業街區。這些街區,每個都有自己相對集中的產業。每個街區,都以步行街的方式,騰出大量的行人空間,在其中加入雕塑、節點景觀等各種文化元素。
在商業街區之外,則是住宅區。
單純的住宅區不夠有吸引力,那麼就騰出一塊地,在住宅區家門口,打造一個東京新的商業中心。
“……像這樣的計劃,想要真正能執行下來,需要解決這幾個問題。”陶知命描述完之後就開始說乾貨了,“第一,現有的主題街區,都是在漫長時間裡慢慢沉澱形成的。而我們想要快速實現這種聚集的效應,就需要引入大量的合作資源。他們所看重的,除了整個專案的構想是否有足夠吸引力,還需要搭配一定的合作策略……”
接下來,就是大宮浩史沒有聽到過的細節部分。
每一個商業街區,招商都是難點。因為商業看重的是客流量,所以正常情況下,都是在交通方便的節點處,容易形成商業中心。
所以,最上恆產需要拿出足夠亮眼的專案設計,讓人看到這個“最上極樂町”可能的美好未來。再加上一定的免租政策……
陶知命說道:“商業街區這種不動產,我們同樣可以賣出去。但賣的方式,我們也可以創新一下。售出之後,我們的商業不動產會社,又可以再從業主手中租回來,整體進行經營,招攬商戶。”
他說著在後來不斷被創新的模式,什麼以租代售、以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