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的規劃,對權力的運用。找準團隊核心的競爭力,說到底,就是對全域性的把握,使其時刻處於自己的控制之中。
掌控力對於領導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種能力,是領導者把握中心、駕馭全域性的重要體現。做好領導者,首先要做好一個掌控者。而掌控始於規劃,這是掌控的前提條件,也就是透過控制關鍵因素來控制全域性,一個領導者的主要責任是確立目標,選擇戰略和進行重大決策。
對於領導者來說,不必注意計劃執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只需要注意那些對全域性有重要意義的因素。對關鍵因素的控制,不僅能夠使領導者集中精力,還能夠提高控制的效率,以最少的投入把握對計劃的偏離情況,提高控制的效力。規劃的本質是將未來帶到現在,這樣就可以透過現在的行為對未來產生控制。這些規劃一般都由領導者、管理者來做出的。首先,要對組織團體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進而制訂一套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計劃。對於組織機構來說,掌控的基本目的是防止工作出現偏差,需要將實際工作的進展與預先設定的標準進行比較。計劃不僅為實際工作提供了行動路線,也為後續的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礎。在規劃時不僅要考慮其實施問題,還要考慮後續控制工作的需要。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要面對現實,又要想到未來,既重視眼前利益又要關注長遠發展。未雨綢繆才能防患於未然。前進的過程總會遇到困難和風險,如果事先一點準備都沒有,就會感到措手不及、驚慌失措、全盤皆亂,而掌控力的發揮就是形成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承受力,獲得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
然而掌控力的發揮不是僅在開始階段進行規劃,我們前面提到過, 掌控力是對全域性的把握和控制,第一步是在實際工作開始之前,對事物發展的預測,對影響因素進行控制,確保目標物件的合理發展,此為前饋掌控。第二步是在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現場的監督和指導,此為現場掌控。第三步是反饋掌控,亡羊補牢,未為晚矣,更好地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積累經驗和教訓,調整、完善下一步的目標和計劃。
“掌控力”一詞看似簡單,其中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它首先要求領導者制定計劃、目標,組織指揮別人去實現既定目標與計劃,總攬全域性,把握遠近,對所在群體有整體的把握和認識,對這一整體的興衰、安危、前途進行規劃與發展,要求辨別方向,判斷前進道路的走向;同時還要求具有調動、協調能力,面對八面來風,依然鎮靜自若,身處各種矛盾與困惑中,能夠正確處理各種關係,在特殊的形勢下依然能夠掌控局面,做到最大限度地保護群體的利益。掌控力是作為領導者的一類人所獨具的一種內在素質,是領導者的本色。
第二節 掌控力的作用與意義(1)
如何掌控事務、權力、全域性,想必是擺在每一個領導者面前的難題。一個優秀稱職的領導者與其他人究竟有什麼不同?他們的心理型別、品格特徵是什麼樣的?究竟要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夠掌控全域性?
商周的《尚書·皋陶謨》提出,為政者必須“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也就是說作為領袖必須寬宏而又莊重,柔和而又能決斷,善良而不卑不亢,能治亂而又尊重下級,和順而又果敢,正直而又隨和,有度量而又廉潔, 果斷而又不失疏忽,堅定而又合情合理。
唐代魏徵則提出,作為一個統治者,要做到節慾、安民、憂患、謙虛、敬業、勤政、納諫、明智、公道、正派等十條標準,然後“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就可以做到“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了。
這些在現代領導者的身上,也同樣適用,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