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第3/4 頁)
仁不讓地搶過了活。
如果說以前熬煮鹽水需要大量木材,對於沒有多少木材的西州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但自從有了煤後,別說是日夜不停煮幾十口大鍋了,就算再來幾百上千只,也完全不是問題。
煮鹽的鍋是軍中煮飯用的,露天煮鹽的龐農忙得滿頭大汗,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鍋裡的水分熬幹,鍋底結成了一片雪白的晶體。
龐農也不要別人幫忙,自己小心翼翼地從鍋底一點一點往下鏟鹽,一丁點都捨不得浪費。
自從龐農說他來之後,雲舒就徹底放了手,他也沒守著鍋,而是直接回了議事廳,繼續畫他的設計圖。
蕭謹行見他這般不在意,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太過急躁,於是也回了議事廳。只是他的心思早就飛在外面了,根本沒注意雲舒畫的是什麼,只以為夏王殿下有了閒情逸致,畫個山水建築打發打發時間。
很快龐農就捧著一罐子鹽,飛奔進來。“將軍,殿下,細鹽製出來了!”
蕭謹行再也忍不住,立即站了起來,“我看看!”
他接過龐農手裡的罐子,裡面的鹽又細又白,摸起來如細沙一般,他用手指沾了一點,放進了嘴裡。
龐農有樣學樣,也沾了一點放進了嘴裡。
除了雲舒還沒畫完圖,沒有湊過來外,就連呂長史和曹誠都擠了進去,所有人都嚐了一下這剛剛製出來的細鹽。
呂長史:“不苦不澀,這比京都的細鹽還要好!”
雲舒終於擱下了筆,抬頭笑看著眾人,“既然比細鹽要好,那我們就給他取名精鹽,西州精鹽。”
“西州精鹽?”
“好!西州精鹽這個名字好!”
“以後我們的西州精鹽要在大雍揚名了!”
將士們紛紛叫好,只有雲舒、呂長史和蕭謹行對視了一眼,沒對這個揚名發表任何看法。
大雍朝廷可沒有放開政策,讓私人或是封地自行製鹽。
他們這個鹽,可沒法光明正大賣到中原去,就連與他們距離最近的沙州都不行。
今日在場的,除了呂長史和曹誠外,其他人均是西州軍的軍官。
在其他人還在熱熱鬧鬧看鹽嘗鹽的時候,雲舒笑眯眯問站在身側的蕭謹行:
“不知蕭將軍打算如何處置那處石鹽礦?”
蕭謹行側頭看向笑得一副狐狸樣的雲舒,忍不住咬了咬後槽牙。
他就說這人沒安好心,上次明明是對方先提出要建鍛刀坊,但最後卻把自己摘了個乾淨。這次表面是在問他如何處置石鹽礦,實際就是試探他到底要不要制私鹽。
雲舒的意思很明白,礦是你發現的,我只是提供了製鹽的方法罷了,至於是自己製鹽,還是將鹽礦報給朝廷,都是你蕭謹行的事。
在雲舒看來,他要在這裡長久居住,且要有足夠自保的能力,那麼很多東西就得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論是武器還是鹽。蕭謹行雖然身在西州,但他始終都是朝廷的人,他的父親是大雍朝的右相。
這人與呂長史不同,呂長史與自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而蕭謹行屬於承安帝一派。
雲舒必須將這人拉到自己一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拖對方下水,壞事大家一起幹,誰也別想跑。
蕭謹行的感覺很準,雲舒確實不懷好意,他就是在算計他。
在蕭謹行沉默的時候,雲舒狀似無意地說道:“我聽說突勒和烏思那邊也挺缺鹽的,也不知道他們平日裡用什麼換鹽。”
隨後他像是突然想起什麼來,接著說道:“對了,我聽龐農說西州軍的糧草快吃完了,但朝廷的糧草還遲遲沒有運過來,也不知道朝中出了什麼狀況。
現下西州雖然引了水,但是耕地即使現在種,最早也到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