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那裡參與起草了《獨立宣言》。《美國語文》要求學生製作一本費城旅遊指南,指南里要表現他的這些成就,幷包含一些相關的歷史照片等。在學習了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後,《美國語文》要求學生從圖書館或網際網路上,找到關於葛底斯堡的照片或圖片影印件,用文字把它們結合在一起,製作成一幅拼貼畫,同時還要求學生製作一個網際網路,提供與美國內戰相關的資訊與圖片,用一個流程圖來說明網葉所要包括的連結。這些客觀上要求學生多利用圖書館、網際網路等現代文明成果。
三、 奉行一套相對單一、封閉的社會價值理念,使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受到某種程度的抑制,導致學生作文思想觀念狹隘。
在美國人眼裡,林肯這個形象是神聖的。但《美國語文》在介紹他的時候,把他和他的“敵人”羅伯特 E 李放在一起,教材編排時卻又不像我國所常用的為反襯而抬舉前者,而是認為他們同等重要。羅伯特 E 李是美國曆史上最優秀的軍事將領之一,南北戰爭時期擔任了南部的最高軍事首領,所以,當“北方佬”為廢除奴隸制、維護聯邦而發動戰爭時,打到他的故土時,這個雖然也反對奴隸制和支援聯邦的軍事天才,還是回到了弗吉尼亞,帶領家鄉的民眾,拿起了“自衛”之劍。如何評價他的行為和信仰?這在美國沒有唯一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答案與理由。至今美國南方許多人都認為,當年“北方佬 ”發動的南北戰爭是“侵略戰爭”,現在南方有不少歷史博物館,專門陳列“北方佬”的“罪證”,以及南方百姓在那場戰爭中受到的災難。這體現了一種多元化的價值理念。與此相反,我國傳統的價值理念比較單一、封閉,使學生的思想與心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導致他們作文思想觀念的狹隘化。
四、 輕視個體出現的價值認識標準的偏差,導致了文章主題的偏差與僵化。
《美國語文》在不動聲色的描述背後流露的是對自由個體的重視,而我們通常以為“只有大河滿了,才有小河的滿”,其實是這是一種本末顛倒的看法。在這方面,歷史對我們的教訓是最為深刻的。現實地說,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驅動他們進發智慧、才華、力量的最佳要素是他們個人利益。我們不應鄙薄這種利益,而應該正視它,為它制定公平、公正、透明的規則。重視個體的利益價值,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標準,才能讓學生髮掘生活中一個個精彩的生命世界,寫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五、過份強調文章的道德的價值,將作文教學等同於思想政治教學,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熱情。
復旦文科基地班有一次招生的作文題目是“我們最缺少的是………”。應考的都是重點中學出類拔萃的文科生,許多專學、學者都認為能湧現一些好文章,然而結果令人失望。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寫諸如《最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最缺少的是道德水準》這類的頌詞,只有一篇《最缺少的是睡眠》反映了學生的真實生活。這說明現在的作文教學流行一種“揣摩作文”的風氣,學生小小年紀就已經在考慮怎樣迎合老師、社會和公眾,投其所好。
可以說,現今的作文教學很大程度上已經偏離了作文教學本身的要求,進入了許多“非作文”的誤區。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字應是最生動活潑、最能激發學生興趣並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課程,然而,在應試教育桎梏下,它卻越來越走入了死衚衕。
《美國語文》最成功之處在於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自由真實地表達生活的能力…想象力是創造力的靈魂,一個富於想象力的民族無疑也是富於創造力的民族。我們過分強調文章的道德教化的作用,注重主題先行,將作文教學等同於思想政治課,偏離了作文教學的根本。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課 第一次美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