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痘病 (一)綿羊痘病(第2/2 頁)
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亦高。
【致病機制】
綿羊痘病毒對綿羊面板和黏膜上皮細胞具有較高親和力,病毒侵入機體後,先在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增殖,再進入血液(病毒血症),擴散全身,在面板和黏膜上皮細胞內增殖,引起一系列炎症反應,從而引發特徵性的痘疹。
【臨床症狀】
綿羊痘潛伏期平均為4~8d,病羊體溫高達41~42c,呼吸和脈搏急促,食慾減退,精神不振,結膜潮紅,常見漿液、黏液或膿性分泌物從鼻孔流出。
痘疹於發病1~4d後開始出現,多見於無毛或少毛面板,如眼瞼、唇、鼻、乳房、外生殖器、四肢和尾內側。
痘疹初期為紅斑,1~2d後形成丘疹,突出面板表面,隨後丘疹逐漸擴大,呈灰白色或淡紅色半球狀隆起。
丘疹2~3d後形成水皰,皰液起初像淋巴液後為膿性,如果無繼發感染則在幾天內乾燥成棕色痴塊,痴塊脫落後遺留紅斑,顏色逐漸變淡形成疤痕。
病羊常死於繼發感染。
非典型病例不呈現上述典型臨床症狀或經過,僅出現體溫升高、呼吸道和眼結膜的卡他性炎症,不出現或僅出現少量痘疹,或痘疹出現硬結狀,在幾天內乾燥脫落,不形成水皰和膿皰,此為良性經過,即所謂的頓挫型綿羊痘病。
也有嚴重病例痘疹出血形成黑色痘疹,或繼發細菌感染導致痘疹化膿、壞形成較深的惡臭味潰瘍,病死率達20%~50%。
【病理變化】
綿羊痘的特徵性病變是呼吸道、消化道、肺和皺胃等部位的黏膜出現痘疹,且易形成糜爛或潰瘍。
另外,綿羊痘病常見肝脂肪變性、淋巴結急性腫脹等類似細菌性敗血症的病理變化。
【診斷】
典型病例可根據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和流行情況做出診斷;
非典型病例可綜合病羊發病情況做出診斷。
另外,採取丘疹組織塗片,按莫洛佐夫鍍銀染色法染色,鏡檢若在胞質內發現深褐色球菌樣顆粒(原生小體)即可確診。
也可用姬姆薩或蘇木精-伊紅染色鏡檢胞質內包涵體對綿羊痘病進行診斷,姬姆薩染色包涵體呈紅紫色或淡青色為陽性,蘇木精一伊紅染色包涵體呈紫色或深亮紅色且周圍繞有清晰的暈為陽性。
應用瓊脂擴散試驗、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等均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國外也有采用ELISA和pcR技術檢測綿羊痘病的報道。
本病應注意與丘疹性溼疹和綿羊傳染性膿皰等疾病相區別。丘疹性溼疹無傳染性,不發熱,無痘疹的特徵性過程。
【防控】
平時加強飼養管理,抓好秋膘,特別是冬春季適當補飼,注意冬季防寒。
在綿羊痘病常發地區,每年定期接種疫苗。
發病地區立即進行病羊隔離、疫區封鎖和圈舍消毒,病死羊屍體深埋,並對鄰近羊群進行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緊急接種。
本病尚無特效藥,常採取對症治療等綜合措施。
發生痘疹後,區域性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擦乾後塗抹紫藥水或碘甘油等。康復血清有一定防治作用,均採取皮下注射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