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痘病 (一)綿羊痘病(第1/2 頁)
痘病(pox)是由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人和多種動物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
哺乳動物痘病典型特徵為全身性或區域性性面板痘疹、水皰、膿皰和結痂等;
而禽痘病典型特徵與哺乳動物不同,常呈現結締組織增生和腫瘤樣變。
痘病毒感染分為持續較長時間的輕症感染和嚴重的致死性感染,多為區域性性反應,有的呈現全身性反應,甚至出現病毒血症,導致面板和內臟壞死。
痘病以綿羊痘、雞痘和豬痘較為常見,其中以綿羊痘和雞痘最為嚴重,病死率最高,山羊痘、牛痘和馬痘較少發生。
痘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我國晉朝葛洪(公元281—361年)所著《肘後備急方》第一次對天花(即人痘病)做了臨床記載,宋真宗時期(公元998-1022年)發現了人痘接種法可預防天花,但直至1796年英國人Jenner發明了天花的人工接種預防方法才得以廣泛應用,此後也相繼發現了各種動物的痘病。
1961年後天花在我國絕跡;1979年10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宣佈,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偉大成就。
【病原】
痘病毒隸屬於痘病毒科(poxviridae),包括昆蟲痘病毒亞科(Entomopoxvirinae)和脊椎動物痘病毒亞科(chorodopoxvirinae),後者包含10個屬。
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均具有本物種特有的痘病毒,雖然這些痘病毒隸屬於不同痘病毒屬且感染宿主不同,但形態結構、化學組成和免疫原性等方面卻極為相似。
痘病毒粒子呈磚形或橢圓形,核心兩面凹陷呈盤狀,兩面凹陷內各有一個側體。痘病毒粒子直徑為160~450 nm,是動物病毒中最大、結構最複雜的病毒,其基因組為線狀的雙股dNA,基因組全長170~300kb。
屬內痘病毒成員可發生遺傳性重組,而屬間痘病毒成員的重組現象不能遺傳。
痘病毒在宿主細胞的細胞質內複製,形成嗜酸性包涵體。
大多數痘病毒能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生長,產生痘斑或結節病灶。
各種痘病毒不僅可在同種動物腎、睪丸、胚胎組織細胞上生長,並引起典型的細胞病變,透過劃痕接種到本種動物面板後,還能引起與自然感染類似的痘疹。
已知痘病毒粒子含有100種以上的蛋白質,其中核蛋白中含有包括轉錄酶在內的10餘種酶類,這些蛋白質多數為屬內痘病毒成員共有,有些則具有種屬特異性。
痘病毒在乾燥條件下對溫度具有較高抵抗力,但對氯製劑或作用於巰基的物質敏感。
痘病毒感染後主要誘導產生細胞免疫反應。
(一)綿羊痘病
綿羊痘病(variola ovina;sheep pox)是動物痘病中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由山羊痘病毒屬(capripoxvirus)的綿羊痘病毒(Sheeppor virus,SpV)感染引起,以面板和黏膜上發生痘疹為特徵,發病時可見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皰、膿皰和結痂等病理過程。
【流行病學】
綿羊痘病發生於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亞洲和北非;美洲和澳大利亞未發現;英國、荷蘭等已消滅;歐洲東南部地區尚有地方性流行。
綿羊痘病多發生於冬末春初、氣候嚴寒季節,主要經呼吸道感染,也可透過損傷的面板或黏膜感染,飼養管理人員、護理用具、皮毛、飼料、墊草和體外寄生昆蟲等均可成為傳播媒介,不同品種、性別、年齡的綿羊均具有易感性,以細毛羊最為易感,羔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