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2 頁)
畢恭畢敬地退出來,回到租住的小屋裡等信兒,一個星期後,和梁鶴英同去的兩個夥伴分別被錄取了,而梁鶴英卻沒有任何訊息。急了,出門找個電話給&ot;中航&ot;打過去,接電話的正好是那天主考考官。梁鶴英問,是不是我的能力有問題,為什麼和我同去的都錄取了,而我沒有?
電話那一端的解釋差點沒讓這邊的梁鶴英背過氣去:&ot;沒錄取你,不是因為能力,而是因為你不會講英語…&ot;因為是中國自己的&ot;航空公司&ot;,應聘時一句洋文都沒敢露的梁鶴英馬上在話筒這邊改說英語。
------------
招兵買馬(2)
------------
在話筒那邊,考官也改用英語和梁鶴英探討汽輪發動機。
老人說,汽輪發動機和當時航空所用活塞式螺旋槳發動機原理是相同的,自己在香港英政府中就是負責海軍艦船發動機技術的,交流沒有任何問題。末了,電話那一端說,明天你就來上班吧。
梁鶴英一夜沒怎麼閤眼,老是惦記著中國的&ot;航空公司&ot;怎麼也得說英語這件事兒,第二天起床就去&ot;上班&ot;,進了公司才如夢方醒-敢情原來又是&ot;外國&ot;的公司啊!
同期,和梁鶴英一前一後進入&ot;中航&ot;的,還有黃元亮。有所不同的是,梁鶴英是&ot;待業&ot;半年後被招聘過去,而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的黃元亮是&ot;中航&ot;的人連拉帶拽硬給&ot;挖&ot;過去的。
地勤人員招入&ot;中航&ot;,大部分是去了公司設在加爾各答的維修基地。
飛行人員也嚴重不足-差不多都摔沒了。
但和機務人員比,這些人實在難尋-和平時期空中驕子也不是隨便能在街上拉來的,更別說又是戰爭年代,現培訓,也根本來不及。邦德、王承黻為此事絞盡腦汁,但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恰恰此時,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正式成立,陳納德被任命少將總指揮,&ot;飛虎隊&ot;解散了,原來的隊員們大部分併入十四航空隊,也有一些受不了部隊&ot;清規戒律&ot;的散兵遊勇選擇離開,邦德抓住時機,遊說、蠱惑加重餉,還真給弄到&ot;中航&ot;一部分。
但就是這樣,飛行人員依舊嚴重缺乏。邊飛邊摔,後備力量難以儲備充足!最後,實在是想不出好招數了,總經理王承黻直接給航空委員會發電,請求支援。 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是國內專門存放原國民政府原始檔案檔案之地,門崗、守衛,壁壘森嚴,一套繁瑣的手續辦完後,終於踏入門檻。用了五天時間,終於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搜尋到兩份電文原件。
都是由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將軍發給航委會並轉交中國航空公司的,原文如下:
抄重慶航委會轉譯如下:
中國航空公司總經理鈞鑒,茲選派唐夏威、張澤溥、週一平、李英茂、張梓祥、李森芹、楊毅雄、楊振華等八員為貴公司副駕駛員…請查照為荷。
周至柔辰元/渝印(注一)王總經理沒白努力,把最高軍事當局給驚動了,把中國空軍總司令都給調動起來。
在&ot;中航&ot;總經理向航委會發出求援電報後,只隔三天,周至柔即下達命令:從空軍中選拔飛行員,補充中國航空公司!
第一批到&ot;中航&ot;的是空軍總司令在電報中提及的這八個人,之後,陸續還來了幾批。
陳達禮、楊宏量、鄧重煌、梁泰山,還有那個和軍校發生衝突的吳子丹…也都是這個時期從中國空軍到&ot;中航&o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