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四頭鮑(第2/2 頁)
老曹時,跟他說好,只要賣得好,我們分給他一成!”
所謂“千金難買雙頭鮑”,通常是指雙頭鮑魚就是一斤只有兩隻鮑魚,也就是五兩重的鮑魚。
“幾頭鮑”指的是鮑魚的大小,如“3頭鮑”就是3個鮑魚為1斤,“16頭鮑”就是16個鮑魚為1斤。
“頭”數越小的鮑魚,其實個頭越大,價格也越貴。
(幹鮑魚存在一定爭議,因為中國海域僅有的兩種“土著”鮑魚種都是小規格,最大隻能養到100多克,如果是幹鮑魚,曬乾後最多隻有一兩,古代根本不可能有雙頭鮑。)
他們今晚最大的鮑魚,也就二兩多一點。
不過就算是四頭鮑,就像老人家說的,那也是頂級的珍品美食。
老爺子直接拿出一成,給中間商老曹掙差價,也是夠大氣的了。
這是踐行共同富裕的偉大精神!
“千金?”
幾個大人都有些震驚。
“有這麼誇張嘛?”
陳建軍覺得這麼個小東西,哪裡值得那麼多錢。
“古代人真是有病。”
“我去睡覺了。”
陳鋒看著這群“財迷”,有些好笑。
千金鮑魚,是古代那些腐朽食肉者為了炫耀炒作的。
後世國內有科學家進行人工養殖成功,這玩意直接從天價被打到一斤幾十元,年產量超過20萬噸。
野生雙頭鮑被炒起來,也不過是幾萬元。
用毛巾把腳擦乾淨,把水倒在門外果樹下,穿著拖鞋回到房間,三個小的還在呼呼大睡。
天還沒亮,他就聽到了外面父母的對話聲,什麼小心點、回來時換點油等。
等他補覺不久,人工鬧鈴小丫頭跑到床邊喊他起來。
“大鍋,你們釣到鍋蓋魚沒?”
“沒有,但有更好吃的。”
陳鋒捏了一下小丫頭的臉蛋,一個翻身,從床上起來。
一番洗漱之後,看到周清在清洗鮑魚,方法不是很對,只好自己上前親自來。
“娘,鮑魚要這麼切。”
他拿著刀子,在鮑魚肉上切了一個十字花刀。
雖然他沒有下過廚,但吃過不少。
用小刀輕輕地從殼中分離出鮑魚肉,去除內臟,並讓周伏波拿一個乾淨的牙刷清洗,去除表面的泥沙和雜質。
小丫頭、陳昊、周伏波、周定海,圍在他的身邊。
“大鍋,這就是你說的好吃魚?”
“嗯,對,這叫黑貝殼。
陳鋒擔心周伏波、周定海把不住嘴,只好用貝殼來糊弄。
鮑有極其豐富和高度珍貴的肉,在世界上最昂貴的海鮮中,鮑螺通常以帶殼、冷凍或罐頭的形式出售。
雖然它可以生吃或新增到其他菜餚中,但通常被切成厚肉排和油炸。
周清選擇了清蒸。
雖然沒有辣椒等調料,但就算加點鹽,鮑魚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起碼小丫頭他們幾個吃得很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