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1/3 頁)
&ldo;寫哥哥的詩。&rdo;自從裴玄靜給李彌安排了這項任務以後,他一直在努力完成著。李彌會寫的字不多,雖然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卻往往連一首詩都寫不完整。所以他寫下來的詩都漏著一個個窟窿,得等裴玄靜和他一起反覆念誦,再把缺失的字填進去。對於裴玄靜來說,那真是摻雜著心酸和甜蜜的奇妙過程,每每都令她深陷其中。崔淼很能體會她的心情,所以從不參與。但又總是在她難以自拔的節骨眼上,用個什麼藉口來打斷兩人的工作。
從昌谷到洛陽再到會稽,他們三人已經相處得渾如親人了‐‐無法定義又相當融洽的一家人。
夜很深了,裴玄靜讓李彌先去睡下。崔淼看她坐到自己對面,才微笑著問:&ldo;嫂子沒事吧?&rdo;
&ldo;你說呢?&rdo;
崔淼嘆息道:&ldo;我要是自虛就好了。&rdo;
裴玄靜微笑著搖頭,&ldo;你太聰明瞭,做不了他。&rdo;
&ldo;那……我就做你的一個謎題。&rdo;
&ldo;什麼意思?&rdo;
&ldo;那樣你就會鍥而不捨地盯著我啊。&rdo;
裴玄靜不動聲色地回答:&ldo;我也曾放棄過。&rdo;
&ldo;那不是真的你。尋根究底決不罷休,才是你的本性。&rdo;
&ldo;行啦……&rdo;裴玄靜說,&ldo;你想到了什麼?告訴我。&rdo;
&ldo;是,靜娘大人。&rdo;崔淼正襟危坐,開始陳述他的想法,&ldo;我們已經知道,雲門寺就是永欣寺,最初是王獻之的舊宅。而因千字文聞名於世的智永和尚,乃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實為王徽之的後人。說來有趣,智永起初學習書法時,跟隨的是梁朝的大書法家蕭子云。而蕭子云正是咱們之前談到過的梁元帝蕭繹的布衣之交,他們都出自於蘭陵蕭氏,所以關係非常好。&rdo;
裴玄靜補充:&ldo;蕭子云是智永的師傅,智永是王羲之的後代。蕭子云又是蕭繹的好友,蕭繹焚毀了王羲之真跡萬紙……&rdo;
崔淼接著說:&ldo;辯才是智永的徒弟,辯才藏有的《蘭亭序》是從智永手中繼承的,而智永的《蘭亭序》,則很可能是蕭子云從蕭繹那裡保護下來的真跡。智永自己沒有後代,就把《蘭亭序》傳給了徒弟辯才。結果呢,又讓蕭繹的曾孫蕭翼給騙走了。&rdo;說到這裡,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ldo;瞧瞧這些人,繞了多大的圈子啊。&rdo;
&ldo;我們現在當軼事來談當然輕鬆,對於身在其中者就未必了……&rdo;
崔淼說:&ldo;靜娘,你在辯才塔中到底看見了什麼?&rdo;從裴玄靜驚慌失措地衝出辯才塔後,他就一直在等待時機提出這個問題。
裴玄靜微微合起雙目,那火焰般的兩個字又在漆黑一片中燃燒起來‐‐&ldo;俯仰。&rdo;
&ldo;什麼?&rdo;
&ldo;崔郎,你記得在《蘭亭序》出現過&l;俯&r;和&l;仰&r;二字嗎?&rdo;
&ldo;當然有啊。&rdo;崔淼拿起紙筆就寫:&ldo;&l;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r;這是一句。接下來還有一句是‐‐&l;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r;應該沒別的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