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推介道系青年讀下《道藏》(第1/2 頁)
現在“道系青年”這樣的詞出現頻率挺高,這在幾十年前是沒法想象的,畢竟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環境。 而再往前推個一千來年,如果當時有“道系青年”這個詞,那應該算是一種誇獎了。 因為在那個年代,信仰道教是一種真正的“時尚”,大量的貴族與高階文人的介入使得道教的核心被極大地豐富了。 現在的情況則大大不同,科學、哲學、心理學等學科,都分割了傳統社會中道教的一部分職能,所以當代信仰道教的局面,也就變了。 當然,對於“道”的追求,仍然應該是每一個信眾的目標,不管你是哪個教派的,或者是哪個祖師的法脈,這個基本的東西不能變。 有人說現在道教越來越向著“文化”靠攏,喪失本來面目,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因為道教信仰要講究一個修為,這就是很私人的事情,歸結到最後還會是個人體驗,而個人體驗本身則是千差萬別的。 “道系青年”這樣的現象或者說“存在”,也就是這麼個過程,各種壓力太大了,這個壓力,科學手段解決不了。怎麼辦呢?那就從信仰上找辦法。宗教裡不缺故事,是因為宗教裡不缺生活,生活是一個強大的存在,強大之處在於“潛移默化”、“不知不覺”,這是最能影響人的。 這個辦法也未必是真正的“信仰”,而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態度。“道系青年的正常生活”是一種讓自己舒服活下去的態度,滲透進生活之中使得人們能夠更好地活下去,這也是道本身的意義,而不是你必須得上升到“信仰”的程度。 如果真要深刻地去探究道教的內容,還是得去讀《道藏》。然而,這浩如煙海的文獻讓每個人都去讀是不現實的,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去讀,那大家也都沒法生活了。 南懷瑾先生: 《道藏》的幾個“不得不讀” 中國文化,為東方學術思想之主流,此為世界學者所知之事。而中國文化之中堅,實為道家之學術思想,此則往往為人所忽略。…… 然因世人不知《道藏》之內蘊為何事,往往誤以畫符練咒,捉妖拿怪之法術,即謂此即為道家與道教之學術思想,卑陋淺薄如原始之巫醫而不足道者,誠為可怪。 假設《道藏》為一毫無價值之叢書,試想歷三千年來我輩之先賢,皆為有目無珠,胸無點墨,而盲然為此者乎?積數千年前人學者之累積,而不經悉心研究閱讀,動輒斥為卑陋,恐貽識者有非狂即愚之誚矣! 寧不見每當國家板蕩之秋,若干命世之才,其匡時救世之韜略兵機,陰陽鉤距,縱橫捭闔,建功立業而措變亂於安定者,靡不學宗道術,德操中和,重如伊尹、姜尚、張良、孔明、以及劉秉忠、姚廣孝、劉基等輩,此皆彰明較著者;他若功成身退,沒世而名不稱者,比比皆有。至如南面君人之術,無為至治之道,若不知黃老之學,未有成功而不敗者。 故須略加說明其內容,望吾民族國人與國際人士之有明見者,應當更加珍惜而推廣流傳之。上則可以對先民及吾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下則使我後世人類之子孫,或可由此藏帙中溫故而知新,藉得啟發而光大之,對於人類生存之未來大計,將大有裨益矣。 蓋《道藏》中所列諸經,汪洋淵博,只需去其宗教神話色彩之外衣,則可由此瞭解東方古代文化思想中,對於宇宙形而上之形成萬物根元,早已另有發現。此則凡研究東西方哲學與宗教之士,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天文推步,日月星宿執行之原理與現象,要亦為東方原始天文氣象學之淵源。故凡研究天文學說,以及瞭解印度、阿拉伯與中國天文之溝通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陰陽術數,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等學。故凡研究奇術異能者,此中尤多原始淵府,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河瀆名山,神仙洞府,則為中國三千年前對於地球物理之基本觀念。故研究自然科學如地球物理,欲參考先民遠見之資料者,不得不讀。 其中有關於五金八石,燒鉛鍊汞,搗藥凝丹,則為三千年前人類遠祖之化學端緒。故研究藥物化學與礦物學者,不得不讀。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