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逃回魏都,弩雷神威(第1/3 頁)
逃回魏都的曹爽,面如死灰,衣衫不整,眼中滿是不甘與恐懼。此番失敗不僅讓自己顏面盡失,更可能引發朝廷內部的動盪與對自己的質疑。
魏帝聞訊,臉色驟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不甘,原本平靜的御書房內頓時瀰漫起一股壓抑的氣氛。
他緊鎖眉頭,雙手緊握成拳,顯然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失敗感到震驚與憤怒。失敗的訊息如同一記重錘,擊碎了他對曹爽及此次征戰的信心,也讓他對國家的未來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擔憂。
曹爽,作為朝廷重臣,此次出征承載著魏帝的重大期望,而今卻鎩羽而歸,這無疑是對魏國國威的一次沉重打擊。
魏都之內,氣氛凝重。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議論紛紛。有的大臣面露憂色,擔憂這場失敗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如邊境的動盪、民心的浮動以及敵國的趁虛而入;有的則對曹爽的指揮能力產生了嚴重質疑,認為他輕敵冒進,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有的則試圖尋找解決之道,提出加強邊防、整頓軍備等建議。
一片喧囂之中,幾位老成持重的大臣站了出來,他們呼籲魏帝保持冷靜,先了解清楚戰敗的具體情況,再行定奪。他們指出,失敗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振旗鼓。
魏帝聽罷,緩緩點頭,下令召見曹爽、滿寵和夏侯懋,詳細瞭解戰敗的經過,並聽取他們的解釋與反思。
曹爽、滿寵與夏侯懋三人步入朝堂,面色凝重,步伐中帶著幾分沉重。
曹爽首先上前,跪拜在地,聲音雖顯低沉卻不失堅定:“陛下,臣有罪。此次出征弘農,本欲一鼓作氣收復失地,卻未料到蜀國丞相狡猾多端,利用地形設伏。我軍雖英勇奮戰,終因地形不熟、準備不足而落入陷阱。還有蜀軍威力巨大的‘神雷’,防無可防,導致大敗。臣願承擔一切責任,誓將吸取教訓,日後以更加謹慎周密的策略,為陛下分憂。”
滿寵隨後上前,回想起神雷的威力,還心有餘悸,話語中帶著顫音:“陛下,臣作為副將,未能及時察覺敵情,亦難辭其咎。但如大都督所言,此次戰敗,除地形與敵謀之外,‘神雷’不似尋常火器,聲如驚雷,光若白晝,所到之處,我軍防線頃刻之間瓦解。其威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我軍將士雖拼死抵抗,但面對這等天威,我軍毫無還手之力,損失慘重。”
殿內頓時一片譁然,大臣們交頭接耳。有人驚歎於蜀軍的奇技淫巧,擔憂魏國安危;有人則主張即刻加強防禦,研發對策,以應對這突如其來的威脅。
魏帝沉吟片刻,緩緩開口:“蜀軍之‘神雷’,確實令人震撼,然我魏國地廣人多,智勇之士輩出,豈能因此而喪膽?即刻傳令,加強邊關防禦,同時廣開才路,招募天下能工巧匠,務必研製出剋制蜀軍神雷之法。此外,加強軍備訓練,提升將士戰力,以備不時之需。”
夏侯懋則顯得更為痛心疾首,他深吸一口氣,穩定了自己的心神,上前一步,沉聲道:“陛下,臣有罪,輕敵冒進,中了蜀軍的埋伏被俘,有辱使命,未能在戰場上為陛下盡忠,此乃微臣之大過也。微臣在敵營之中,時刻不忘陛下之恩德與魏國之榮耀,鄧艾勸降無果,將微臣放回,但難辭其咎。”
接著,夏侯懋詳細敘述了自己被俘的經過,包括戰鬥中的突發狀況、敵軍的優勢以及自己因何不慎落入敵手。
他強調,雖然個人榮辱事小,但國家大局為重,自己在被俘期間,始終堅守氣節,未向敵人透露任何關於魏國的機密資訊。
夏侯懋的話語真摯,態度誠懇,讓在場的魏帝和大臣們不禁動容。
魏帝聽後,面色稍緩,他深知夏侯懋的忠誠與能力,也理解戰場上的勝負乃兵家常事。他點了點頭,對夏侯懋表示了寬慰與諒解,並勉勵他日後要更加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