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2/2 頁)
要求畫像裡不準出現女裝及有胸部的自己,而且還要加上鬍子。為達到否決先皇兒子的目的,哈特謝普蘇特宣稱自己是遵照阿蒙神的神喻行事,執掌政權無可厚非。在她20年的執政期間裡,不斷擴充套件的商貿關係使埃及進入經濟的繁榮時期。
那位被排斥於政權之外的先皇之子是側妃所生,對於以攝政王方式取得統治權的王后哈特謝普蘇特極為不滿。女王死後,這位心懷怨恨的繼承者圖特摩斯三世立即下令摧毀她所有的紀念碑或建築,甚至將她的名字塗去‐‐對於信奉死後永生的古埃及人來說,這是讓死者無法復活的嚴厲懲罰。圖特摩斯三世也很快證明自己並不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君主,他的軍事擴張使埃及的版圖達到空前規模一一南達尼羅河第四瀑布、北臨小亞細亞,兩河流域的統治者懾於其強大而不得不向法老納貢,古埃及的&ldo;帝國時期&rdo;由此開始。
然而圖特摩斯三世留給繼承們的就不僅僅是&ldo;繁榮&rdo;了,隨著歷代征服者對阿蒙神廟的賞賜不斷增加,積累了大量財富的祭司階層逐漸膨脹,其勢力開始成為法老推行新政的絆腳石。阿蒙霍特普四世(anhotep iv)的宗教改革成為王權與神權的第一次正面衝突。法老甚至將自己的名字改為&ldo;埃赫納頓&rdo;(ahenaten ),意為&ldo;侍奉阿頓的人&rdo;。
在埃赫納頓17年的統治中,藝術表現得以從沉悶僵化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身為詩人和學者的法老允許工匠們更加隨意而真實地描摹自己。從留存下來的浮雕壁畫和石刻人像中,可以輕鬆地分辨出這位謙和法老那並不完美的形象一一這意味著神與人之間在形象上的徹底分離。對比歷代法老那刻板做作的面容,不難發現埃赫納頓在這一點上的可愛之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