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江鴻飛的應對(第2/4 頁)
府是趙宋王朝御河運糧的重要中轉站,而懷、衛二州富庶,為軍糧供應之地,安利軍位於御河南端,是中原通往河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得此三地,可以方便河北地區的軍糧運輸,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金軍佔領浚州,取小舟渡河。一舟僅容數人,五天始將金兵渡完。騎兵隨渡隨進,追擊潰軍,直逼京師。
江鴻飛只要將大名府一線抓在手上,就能封鎖趙宋王朝與河北的聯絡,還能將河北跟自己的山東聯絡在一起。
由於大名府地處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的交界處,為棋盤格局中河北與中原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稱“鎖鑰之地”,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交通要衝,作戰時佔領它就能先得地利,進可長驅直入對方腹地,退則能扼守要道拒敵於境外,也即孫子所稱的“四達者”,具有重要的軍事地理意義。
歷史上金人南下,趙宋朝廷聞訊,舉朝震驚,為加強黃河防線,急派內侍梁方平率七萬大軍鎮守黎陽津。同月,金東路軍攻陷真定,兵逼浚州。趙宋朝廷又遣河北河東制置副使何灌率兵兩萬至浚州增援,與梁方平堅守黃河天成、聖功二浮橋,以拒金兵。
不過江鴻飛目前還不想跟宋軍決戰。
江鴻飛之所以不想跟宋軍決戰,
一來,目前迫切希望速戰速決的人,不是江鴻飛,而是趙佶君臣。
為了今天,江鴻飛準備得太久也太充分了,單單是糧食,江鴻飛就已經存了三四千萬石。
反之,趙宋王朝目前失去了他的經濟和糧食重地江南地區,就算童貫收復了一點,那裡也成了一片焦土,短時間內也無法為趙宋王朝供血。
這種情況下,雙方打消耗戰,輸得那一方肯定是趙宋王朝。
二來,梁山軍雖然已經將河北與趙宋王朝分割開來,但河北還有大片地區不在水泊梁山的控制下,並且那裡還有大量的宋軍,江鴻飛想先將河北徹底佔領,再視情況,跟宋軍決戰。
——攻取整個河北,並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事,而且這事越拖難度越大,而趁著目前趙宋王朝剛將河北的主力軍調到東南剿方臘之際,正是江鴻飛佔領河北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個時間,等到宋軍剿滅方臘回援,江鴻飛再想佔領河北,難度可就大了。
三來,現在的形勢是,如果江鴻飛這裡打得太狠,難保西軍或者是童貫不會來增援。
——那樣一來,就等於是江鴻飛為田虎、王慶、方臘分擔壓力了,反之,則是田虎、王慶、方臘為江鴻飛分擔壓力。說穿了,江鴻飛也得為將來大家逐鹿中原做準備。
基於這些,江鴻飛跟一眾軍師商量過後,決定:
由許貫忠率領步二軍、馬一軍,清理大名府周邊的趙宋王朝的勢力,然後鎮守大名府。
由步四軍、馬四軍,清理開德府周邊的趙宋王朝的勢力,然後鎮守開德府。
由步五軍、馬八軍,清理安利軍及安利軍周邊的趙宋王朝的勢力,然後鎮守安利軍。
由步七軍、馬三軍,清理衛州周邊的趙宋王朝的勢力,鎮守衛州。
由步九軍、馬二軍,清理河內地區的趙宋王朝的勢力,鎮守河內地區。
由步十軍、馬十一軍鎮守黎陽津、浚州,堅守黃河天成、聖功二浮橋。
由蕭嘉穗率領步三軍、馬五軍、馬六軍以及山東各地的守備軍鎮守山東地區。
另外,由孫靜率領馬九軍、馬十軍、步十一軍攻取河北東路;由朱武率領馬十二軍、馬十三軍、步六軍攻取河北西路。
江鴻飛親率剩餘軍隊及水泊梁山的一眾水軍、守備軍與高俅所率領的“百萬大軍”斡旋。
在這個大的戰略下,江鴻飛做的第二手準備就是儘量消除水泊梁山境內的隱患以及儘量鞏固水泊梁山境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