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4/4 頁)
裂了。
普通箭桿便宜,但是陳德走到這一步,花費了不知多少靈墨,這麼多的靈墨可就不便宜了。
接下來,陳德要選擇一種靈才作為箭桿的材料。
如果選用金屬材質的製作法器的材料,不但相當於打造一件小型法兵,而且一般的金屬靈才比較重,會使效果大打折扣。
而重量輕的金屬靈才,則非常貴重,用於製作箭桿,成本太高。
陳德很快就想到了妖獸的獸骨,或是妖禽的獸骨和翎羽。
因為妖獸都能施展天賦妖法,它們的獸骨和翎羽中,有些有很好的靈氣親和力和通透性,而且獸骨和翎羽足夠堅硬。
要挑選出適合的妖獸獸骨或翎羽,就要對大量的此類材料進行試驗。陳德有兩個主要途徑收集這類材料。
首先,是在天器宮內收購。
因為煉製法器用到無數種靈才,其中獸骨和翎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材料。
陳德在天器宮最熟悉的就是張之良和墨蘭納雄了,而他倆在天器宮地位較低,為了打通關節,陳德不得不花費了額外的一筆靈石,用於開路,讓他倆能從天器宮的庫房和同門手中購買。
其次,是在小蘭的攤位上掛出收購獸骨和翎羽的牌子。
自然地,不是什麼獸骨和翎羽都收,最基本和最緊要的就是尺寸要和一般的箭桿相仿,不可相差太大,這樣就可以稍作煉製後當箭桿使用。
而外形和尺寸相差較大的就是不可以的,比如,妖獸的頭骨、脊椎骨、蹄子就肯定不行。
面對著收購來的一大堆的材料,陳德既高興又心煩。
高興的是,材料多,就有更大把握挑到最佳材料,煩的是,東西多就意味著要花的功夫就多。
陳德首先對材料進行編號和標記。
如果沒有標記和編號,這幾百種材料,可就很容易混淆。而且,用了兩間房才勉強將它們分門別類地放好。
對所有這些形狀和尺寸適宜製成箭矢的材料,在它們的表面繪製符籙的效能如何,陳德就一樣一樣地試驗。
每試驗過一種材料,陳德都會對試驗中的要點進行記錄。
這麼花靈石和時間的事,不留些記錄待以後有據可查,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陳德是這麼想的。
這樣的試驗過程,是個艱苦而繁雜的過程。
一些獸骨一拿在手裡掂量,感覺其輕盈而堅韌,非常適合做箭桿,可是一用符筆在其上繪製符紋,就發現其另一特點。
就是,靈墨一沾上獸骨,大部分靈墨就被獸骨吸入其內,只在其表面留下單薄的墨跡。
原來,這類獸骨因其骨質結構裡有許多非常細微的孔隙,故而輕盈而堅韌,但是就是這眾多的孔隙將靈墨吸入其內。
如此一來,其內外都有靈墨,符紋結構已被破壞,直接在其上繪製符紋,一定是不成功的。
一些獸骨拿在手裡掂量,雖然較沉,但作為箭桿材料仍然可以。
不過,用符筆在其上繪製符紋時,靈墨一點上去,就自動滑落了。原來,這類獸骨骨質細密,其上無孔隙,而且骨質排斥靈墨,故而這類獸骨根本不沾靈墨。要在其上繪製符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妖禽的翎羽全都是輕而堅韌,特別適合做箭桿。
翎羽中適合做箭桿的部位就是其羽杆部分,羽杆中空,其管道內有一些很輕的泡沫狀物質。
原先對妖禽翎羽的羽杆抱有很大希望的陳德很快就失望了。
所有的羽杆都是如此,靈墨一沾上去,就立馬滑落,比之在排斥靈墨的獸骨上滑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