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德皇后(五)失勢去世(第1/4 頁)
隨著時間的推移,外戚竇氏集團的勢力,不斷地膨脹和擴張。他們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從朝堂的官員任免,到地方的政務管理,幾乎無所不在。在這樣的形勢下,東漢王朝的皇權,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大有即將改朝換代的危險勢頭。
而身為外戚竇氏核心人物的竇太后,在這權力的旋渦中,逐漸迷失了自我。此時此刻的她,被那至高無上的權力,徹底矇住了雙眼。或許是那種擁有絕對權力,所帶來的極度快感,讓她忘卻了自己原本的身份和職責。
她沉浸在權力所帶來的虛榮裡,就如同陷入了一個無法掙脫的泥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而在這個時候,那些圍繞在竇太后身邊的勢力,也各自心懷鬼胎。他們都希望能夠從這混亂的局勢中,攫取到最大的利益,並想方設法保護好,自身已有的權益。
正因如此,已經有一部分人,按捺不住內心的慾望,開始蠢蠢欲動,躍躍欲試。他們試圖用盡各種手段去慫恿竇太后,妄圖推動改朝換代的程序,以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竇太后的閨蜜鄧夫人,與射聲校尉郭舉,頻繁且毫無顧忌地,出入竇太后的寢宮。郭舉此人,憑藉著自身的某些特質,深得竇太后的寵幸,這份寵幸甚至到了令人側目的程度。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們二人野心勃勃,竟然共同密謀策劃要殺害漢和帝劉肇。
劉肇憑藉著自身的敏銳洞察力和深沉的心機,暗中察覺到了他們那深藏不露的陰謀。深知局勢緊迫的他,立即與兄長劉慶,秘密謀劃起事。
劉慶自小就與劉肇關係極為親密,兄弟之間的情誼深厚無比。劉肇對劉慶特別恩遇有加,劉慶也因此能夠時常自由出入宮廷,甚至留下住宿,兄弟二人得以毫無顧忌地共議私事。
在劉肇即將展開行動之際,他渴望能閱覽《漢書·外戚傳》,期望從中汲取漢文帝,誅殺舅父薄昭、漢武帝誅殺舅父竇嬰的智慧與力量。
然而,他內心充滿了對左右隨從的懼怕,擔心他們走漏風聲,因而不敢讓他們去尋找此書。無奈之下,他只好讓劉慶,私下向兄長千乘王劉伉借閱。
在一個寂靜的夜裡,劉肇謹慎地將劉慶單獨接入內室,緊閉門窗,確保無人偷聽,然後開始了一場緊張而機密的密謀。不僅如此,劉肇還讓劉慶向宦官鄭眾傳話,希望他能在書中幫忙尋找皇帝誅殺舅父的相關故事,以作參考。
鄭眾知曉此事後,果斷勸劉肇,即刻誅殺竇憲的心腹郭舉、郭璜等人,以絕後患。但劉肇經過深思熟慮,認為竇憲此時正領兵在外,若是貿然行動,極有可能引發兵變,導致局勢失控,權衡再三後,並未採納鄭眾的建議。
當時的局勢極為複雜。竇憲正率領大軍在外,手握重兵。漢和帝心中清楚,一旦竇憲得知了,誅殺郭舉等人的計劃,極有可能藉機作亂,引發難以預料的動盪與禍亂。
考慮到這一潛在的巨大威脅,漢和帝縱然滿心憤懣,也只能強忍著怒火,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合適的時機再一舉出擊,化解這場危機。
也許是竇氏一族盲目的自大,也許是他們沒有預料到年輕的漢和帝劉肇,會在此時發動政變。因而,竇氏一族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並沒有足夠的防範。
公元92年四月,竇憲在一番波折之後,終於回到了京師洛陽。時間來到了六月戊戌日,在這特殊的一天,丁鴻巧妙地借發生日食,這一罕見的天文現象之機,向劉肇上書,言辭隱晦卻又充滿暗示,意在推動劉肇發動政變。
在丁鴻上書之後,又過了十幾天,劉肇精心謀劃,以“到白虎觀講經”這一看似平常的理由,帶著劉慶,悄悄地移駕北宮章德殿]。
與此同時,劉肇果斷任命丁鴻,擔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一職,並且讓他兼任衛尉,賦予他統領宮中禁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