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為最佳化營商環境資訊化建設系統整合 > 第七章 謙(下)

第七章 謙(下)(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還有人據此斷定,華夏的文明,是一個不願意冒險的文明,其基因裡缺少那種開拓進取的精神。

這就很搞笑了。

試想一下,如果有這麼一個民族,她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使可以在陸地上稱霸。

並且這個民族還佔領了足夠滿足她一切生存所需的土地。

那麼,她又怎麼還會有,將身家性命置於那兇險萬分的海洋之上的動力呢?

對人類來說,海洋之所以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還是一個變幻莫測的存在。從某種程度來說,恰恰是因為華夏的文明,未曾更早的涉足到海洋之中的原因。

否則的話,憑藉華夏民族的智慧,海洋早就如同其它物象那般,被我們握於股掌之中了。

在成風那邊乘龜船出海,為即將到來的華族之主準備“鯊魚宴”的時間裡。

跡天涯這邊已經重新啟程半月有餘。

因為留下了一半的精銳在未來的牛城,處理馴化耕牛之事。

所以剩餘的巡海隊成員,便不再像起先那般分出一隊先鋒,改為重新合在一處共同行進。

雖然在初遇野牛群時,為了自保的巡海隊,親手燒燬了幾乎所有的物資。

可也同樣因為野牛群的出現,當巡海隊重新出發時,他們所要承載的物資反而比一開始變得更多了。

在輜重變多,人數又少了一半的情況下,行進速度難免就會慢上了許多。

臨近秋晚,天氣轉涼,晝夜溫差也已逐漸變大。

好在華族的這些趕路者們,皮毛資源豐富,各個是牛皮護體。且不要說只是這款款秋風,就是要阻擋那剔骨寒流,亦是不在話下。

再加上經過了野牛事件的洗禮,巡海隊的思想重新得到了統一。大家緊緊圍繞在跡天涯的身邊,悠然行路。沒有人去擔心那未知的前路,亦或是那即將到來的冬天。

一路上飢餐渴飲,曉行夜宿。不覺間又行進了約有十萬步時,巡海隊意外的發現了一處大規模的,人類活動過的痕跡。

那是藥尋在採藥時,發現了一大片早已被荒草掩蓋的,被砍伐過的樹木,留下的樹墩子。

後經呼嚕粗略測量,這片樹墩子的面積竟有三千步見方,用現在的面積單位去表述的話,就是約有十平方公里那麼大!

聽過呼嚕的彙報,在心中估算了面積的跡天涯,忍不住感慨道:“能砍伐這麼一大片樹林,這個部落的規模可是不小啊!”

已經聚集在這片樹墩領域的巡海隊眾人,一時也是無言。事實就擺在眼前,不用跡天涯說,他們也能做出個簡單的判斷。

眾人沉默間,河理率先開口道:“會不會是我們已經離目的地不遠了?”

聽有此問,跡天涯先是一愣,旋即恍然。他先是在心中算了算,從出發到現在隊伍走出的距離,又自腦海中調出了那個'地球儀'比劃了一番。好半晌,他才搖著頭自言自語道:“雖說過了一萬年那麼久,難免滄海桑田,地理上有些偏差實屬正常,可這差的也太多了!”

但他轉念一想,華族只有百十來人時,都可以在太行山脈往來遷徙的。何況是那個人口有十多萬人的海洋民族呢?就算這裡不是船長所在的位置,但那個被船長等人吸收的海洋群落,或許會到達過這裡也說不定。

見跡天涯也不答話,河理接著說道:“我們要不要調整一下方向?”

通常情況下,決定行走的方向,是跡天涯的職責。而河理要做的,只是根據水文選擇最佳的行進路線而已。

突然從河理的口中,聽到了關於方向的建議,跡天涯不免饒有興致地問道:“說說看,怎麼個調整法?”

“近期,我觀所遇這些河流的水文,都是徑直向東而流。可知東方定是

目錄
備前宰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