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指名道姓(第2/2 頁)
節了。”
黃山沒注意嚴華幾代人的歷史,而是將重點聽到了。
“你說他是做油脂生意的,他來我們這裡投資,目的是什麼?”
許一山老實答道:“書記,我上次去燕京的時候,看見燕京在舉辦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我想把我們茅山的茶油推出去,結果因為我們沒事先報名而被拒之門外。後來我想了個辦法,讓嚴華嚴老闆知道了這回事。他親口嘗過了我們的茶油,讚不絕口呢,所以想將茅山茶油推向國際市場。”
許一山在燕京推銷茶油的時候,正是黃山大發雷霆,派人去燕京要帶回許一山的時候。
或許是他想到了這一點,黃山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許一山敏銳地感覺到了黃山的神態變化,他低聲解釋道:“書記,這個人能不能真投資還很難說。我個人建議,沒必要太重視。”
茅山茶油,過去是茅山的一張名片。
衡嶽地區正處在丘陵地帶,氣候條件、土壤質量最適合油茶樹的生長。這種隨處可見的植物,過去一直都默默存在,沒有人太多去重視它。
但是,茅山縣是衡嶽地區油茶林最多最好的地區。
這種自古就有的灌木,就好像老天爺故意垂青茅山人一樣的,隨便挖個小坑,栽入一棵小苗,第二年便能開花結果。
黃山沉吟片刻,嚴肅道:“一山同志,不管外商朋友抱著什麼樣的心態而來,我們都必須做好所有準備工作。這次外商來談投資,我建議由你全權負責。任何事情,你可以直接給我彙報。”
許一山連忙推脫道:“書記,這擔子太重了,我沒這個能力啊。”
黃山便笑,道:“人家指名道姓要你,我如果給另外一個人去接觸,會不會被人認為我們態度不誠懇啊?”
謝飛附和著道:“書記分析得很正確。一山同志,這個事,你就大膽挑起這副重擔吧。”
縣裡兩大巨頭都贊同的事,其他人便不好反對了。
突然,段焱華說話了。
“我個人建議,縣裡應該立即組成一個接待小組,許一山同志可列入接待小組,但不應該挑頭。”
他分析道:“外商都很精明,特別是有華裔背景的外商,他們對我們的文化研究一點也不比我們差。一山同志雖然與外商有過接觸,但那只是最淺層的接觸,真正涉及到投資這樣的大事,我覺得還是縣裡主要領導挑頭,一山同志配合工作就行了。”
段焱華的話不無道理。
外商都精得像鬼一樣,他們深知許一山這樣級別的人說話不算數,不會將籌碼押在他身上。
要想讓外商毫不猶豫拿錢出來投資,必須得有一個說話算話的人出來挑頭。
這個人不是別人,非黃山莫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