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指名道姓(第1/2 頁)
茅山縣連夜派車來洪山鎮將許一山接去縣裡。
縣委黃山書記,縣長謝飛早就等候多時。他們顧不得休息,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安排許一山列席。
會上,黃山通報了一個情況,縣裡接到一個外商的主動聯絡,要求在近日派人來茅山考察投資環境。他們為表示自己的誠意,已經捐助了一筆十萬美金給茅山縣福利院。
這種做法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人還沒見著,話沒說上一句,就給福利院捐助了十萬美金。這樣的好事,茅山縣的歷史上還從未有過。
但是,對方有個明確的要求,需要茅山縣派出許一山負責對接,否則,投資活動取消。
這個要求更令人奇怪了,許一山是誰?他與外商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外商指名道姓要他負責接洽?
開會的領導都是一頭霧水,就連黃山,也猜不到這裡面究竟藏著什麼秘密。
但是,人家顯然是有誠意來的。
茅山縣前幾年耗費不少人力物力對外招商,成績卻乏善可陳。主要原因是茅山縣在所有方面都無過人之處。無論交通物流,還是資源配置,以及作為工業基礎的硬體設施,茅山縣都落在別人後面很遠。
黃山主政茅山縣,雖然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但底子依舊薄弱。
一個老農業縣,想要一夜之間暴富,可能性幾乎為零。
黃山非常清楚,穩農重工,才是茅山縣未來的發展方向。
農業不用說,茅山縣古來就有山裡的“魚米之鄉”一說,水資源豐富的茅山縣,在農業上一直領先衡嶽地區。可是在工業上,茅山縣的短板日益可見。
眼見著兄弟縣招商引資搞得紅紅火火,既給當地財政創造了豐厚的財政收益,又解決了大量農村剩餘勞力。黃山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雖然他日漸到了退居二線的邊緣,但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在退下去之前,給茅山人們留下一個好口碑。
老百姓最好的口碑,不在於你為官是否清正廉明,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收入,口袋裡沒錢,官做得再好,他們也不會打心眼裡承認和讚許。
外商要來茅山縣投資,無異於天上掉了一個大餡餅。
黃山感覺到了這是歷史給他的一個機遇,他必須抓住這個機遇。
黃山在介紹完情況後,突然朝許一山招招手,親切地喊他道:“許一山同志,你過來我這裡坐。”
許一山有些惶恐,半天不敢挪步。
與會者都是茅山縣最有臉面和權威的人物,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能影響茅山縣的某一領域。
許一山悄悄觀察了一遍,發現與會者除了書記和縣長外,其餘的都是副書記副縣長之類的大人物。縣委辦主任陳勇,身份與他一樣,只能算是列席。
“來來來。”黃山熱情地招呼他,“你來,讓大家認識一下你。”
七八個人,都將眼光盯在許一山身上。他們或許在想,這個許一山究竟是什麼來頭,為何外商指名道姓要他?
就連許一山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哪裡的外商要找他。
直到他看到外商的名字,許一山才突然笑了,脫口而出道:“原來是他啊。”
嚴華!馬來西亞的一個客商,在胡進的四合院裡,他嘗過許一山親自操刀的茶油炒雞。
黃山狐疑地問:“你認識?”
許一山頷首道:“認識。他是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祖籍就在我們茅山縣。他是個商人,做油脂生意的。”
黃山驚異地問:“還是我們茅山縣人?你知道他的老家在哪嗎?”
許一山搖了搖頭道:“我聽他說過,家鄉他已經沒有了親人。他是祖上走南洋出去的,到他這一代,已經四代人了。與國內應該完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