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2/4 頁)
一旁生火煮茶的時候,武柲和女皇都坐了下來,女皇緩緩說道:“那一年是武德七年,你祖父在長安候官,朕在那時便出生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
儘管朝廷已經開始實施募兵制,但各州軍府還是有不少,要解決這些軍府裡面官員和將領的去留問題,在翌日的朝議上終於被提了出來。
雖說這些軍府的將領幾乎都進入過大周武院集訓過,但要成為新軍的將領,還需要在大周武院好好呆上一段時間。
隨著募兵制的全面展開,舊的寓兵於農的府兵制將會徹底被募兵制取代。農人專門從事耕種,軍人專門從事軍事,各有其職責,各有其專長。
而且,募兵制全面展開後,百姓的兵役不再有,也不再會因為戰爭誤了耕種時間。那麼提升耕作的優良方法,或者按照武柲的說法,農業科技應該提上日程,不說什麼雜交八倍體小麥,或者是什麼雜交水稻之類的。但能夠在現有的條件下,改善耕種環境則必須跟廢除軍府一起提上日程。
當然,如果可以,武柲還想把王公。s。蟪濟塹氖騁賾沙廷統一收取,而後按照品級統一配給。當然,如果武柲現在做了,不說女皇不答應,就是王公大臣們的口水都能把他淹死$此一來,武柲只能等?gsr=";/sss/zj。jpg";>;登基以後再一一調節改制。議題早已發給了諸臣,所以,當武柲登臨武成殿的時候,君臣一番見禮後。便直接進入了正題。
武柲坐於御案之後,緩緩問道:“諸位已經拿到了今日議題,那就先來議議各州軍府官員將領如何安置?諸位各抒己見。本王洗耳恭聽!”
諸臣輕聲議論之後,姚元崇出班躬身說道:“殿下,各州軍府總共有六百三十三座,每府有折衝都尉一人,果毅都尉二人,校尉四至六人,旅帥十人左右。還有二十多隊正。如此一算,便要接近三萬官員,而且還有各州團練、州兵、鄉勇也需要考慮。”
武柲點頭。心中對姚元崇如此精確的分析感到歡喜,而且還能考慮周到,這說明他已經朝著宰相之路衝擊了。隨即,他便說道:“諸位。本王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思路!”
諸臣一愣。這殿下的思路也太跳躍了吧,但依舊躬身問道:“殿下示下,臣等洗耳恭聽!”諸臣頓時一愣。這“保安兵”名字也太古怪了吧,但若能讓職責分明,分而治之,確實減少了很多麻煩。凡是在外為官的官員都知道,府兵和州兵經常發生著衝突,而且各州府兵和州兵戶籍都是由各州管理,以至於有人既是州兵,又是府兵,而且也有時候因為職責不明,鬧出很多麻煩。
只是一直以來沒有一個妥帖的辦法解決此類問題,各州刺史也是儘量避免此類事情發生,既是發生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糊弄過去。實在糊弄不過去,就報給朝廷,由宰相想辦法,而宰相卻一籌莫展,推給皇帝,皇帝又要御女又要考慮軍國大事,怎麼會把此等小事放在眼中,所以便不了了之。
但如今,太子殿下竟然有了解決之道,只是如此一來,朝廷定然要設定一個專屬衙門,如此一來便多了不少官職,可是朝廷每年的負擔將會激增。如今又實行募兵制,需要一大筆錢糧,這又要把州兵分而治之,那得增加多少呢?
婁師德最有發言權,他曾在河源進行屯田,深知屯田產出能夠養活多少士兵,於是他站起身,躬身道:“殿下,如此一來,朝廷必然會設定衙門,而且這‘保安兵’是否也如同募兵一般都有兵餉?若如此,那朝廷恐怕難以負擔。”
武柲點頭道:“婁相所說正是本王要讓諸臣商議的第二個問題,改良耕作條件,讓糧食畝產增加,本王希望的是糧食能夠在三年內比之今日多上一倍,那麼保安兵分而治之就能夠得以實現。而且新募之兵的糧餉也會一一解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