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1/4 頁)
饋�
這一時間,大唐境內先後有刑州清河縣的清河週報,是名門望族清河崔氏所辦。臨州狄道的隴西周報,是名門望族隴西李氏所辦,也是皇族李氏祖地。揚州人董馥創辦的揚州月報。徐州劉令嫻創辦了徐州週報等等。
總之,儒學和理學的罵戰拉開了序幕。當然報紙上刊登的,不僅僅是儒學和理學對罵的內容,還有一些詩文在上面,如此一來有遠見卓識者,開始以報紙為媒介發表自己的詩文,以期獲得天下文人的讚賞。因為朝廷嚴令不得非議朝政,於是報紙上完全刊登的是文學詩文。
武清自然不甘寂寞,以清心書院為基地,創辦了清心日報,在報紙上刊登了清心書院的佳作外,還對洛陽裡坊之事進行了整編撰寫刊登在了上面。而且也出現了以賣報為生的報童。
一石激起千層浪,洛陽的百官士大夫們從未想過報紙還有這等有趣,比起自己派人打探訊息不知道強了多少。
特別是報紙上描寫了一段發生在溫柔坊溫柔樓中的李家公子和宋家公子爭奪頭牌嫣兒的故事。頓時讓這些平日裡厭煩了聽曲看舞的大爺們找到了樂子。
看報已經成為了時尚,久而久之將會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需求量的擴大,清心日報根本印刷不出那麼多,每日只能應刷六千份,所以價錢由一文漲到了兩文、三文、四文、五文。。。。。。二十文,依然是供不應求。
武清看著這樣的銷量,刊登了懸賞,印刷速度已經跟不上每日發行的需求了,必須改良印刷速度。
悲哀的是武清在前世見過影印機,但都是高科技,在這個時代是沒法實現的。不過這一日,武清收到了一個好訊息,那就是有人改良了冰棒的製作方法。
如今離立夏也不遠了,這改良冰棒的製作方法也算是及時雨一般。
武清在清心書院見到了這人,此人是一箇中年人,面目頗黑,一看就是常年四季在外幹粗活的,武清有些失望,不知道他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良方法。
“小人彭約見過院長。”
武清說道:“嗯,是哪裡人,是做什麼的?”
彭約趕緊說道:“小人是代州人,經常採硝賣給藥鋪和冰店,在太原城中的冰店中見到了冰棒,頗為好奇,便在店中做了夥計,後來見冰棒生產頗為耗時耗力,所以小人便日夜苦思,後來就有了小人這套裝置,再後來掌櫃給我等說了書院獎賞,還有報紙中刊登了獎賞,小人便帶著這個裝置來了。”
隨即,彭約取出了裝置。眾人不禁一笑,裝置很袖珍,不過巴掌大小,但做得算精緻。
武清則是一愣,一看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說道:“你介紹下你這裝置吧。”
於是彭約便很興奮介紹起來。
裝置是用一個大木桶套一個小鐵桶做成,鐵桶容易導熱所以放在木桶裡面。鐵桶懸空固定在大木桶內。加大傳熱面積。木桶外面包裹白疊布,裡面注入清水,鐵桶中放入一層層格子,格子中倒入攪拌好的湯料。而後再往鐵桶外面的清水中投入硝石。覆蓋之後,等待硝石水解直至鐵桶中的冰棒成型。取出冰棒後,再倒出木桶中硝石溶液,進行晾曬。如此一來,冰棒的品質上升了不止一個層次。而且硝石也能適量回收再利用,這不僅節約了成本,而且還提高冰棒的批次生產和品質。
彭約介紹完畢後,武清笑道:“不錯,很不錯。”而後轉向兩名副院長和十幾位理學博士,問道:“諸位覺得如何呢?”
諸人點頭,卻也不說話。基礎化學編寫者之一的阿布多若有所思,說道:“這個裝置可以做為化學實驗裝置。”
武清笑道:“這就看彭約先生能不能賣給我們了。我認為彭約先生的這套發明足以達到星火獎評定第五等級,星火發明創新獎一萬貫。彭約先生,你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