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但朝廷下旨,准許武清在各州各縣開設小學中學,並昭告天下,嘉獎武清為國為民之心。
書房內,武清苦笑一聲,這就是武太后的妥協嗎?但既然人已經死了,他也沒辦法,而且程務挺全家籍沒,也只能留待以後照顧了。隨即便給清心書院的進士縣令們寫了信封了火漆,並寫了派遣清心書院得力人手的條子交給僕人連同信件送往清心書院,叫副院長處理便是。
告密之風不時發生,所以武清也沒辦法,他只能小心謹慎,免得陷入小人誣陷,並嚴令府中奴僕,各處產業人員,務必謹小慎微,免得遭了小人暗算。
總之在告密之風下,朝中動盪,軍隊也動盪,東突厥時有攻掠,好在邊疆將士用力,並不曾攻取半步,加之大雪封山,馬匹不能行,只有小股的突厥騎兵劫掠,也無關大事。但可以預見,來年等牛羊下了崽子,那麼便是大舉入侵之時。
武太后看著如雪片一般的邊關奏報,還有朝中的動盪不安,百官已經有敷衍她之勢,決定要有所作為!
這一日是大朝。
武太后在淺紫帳中臨朝,新皇李旦在襲芳殿休息。
百官參拜後,有殿中監問話。
百官皆言無事,武太后看到百官竟如此懈怠,如此敷衍了事,不禁大怒。
“朕於天下無負,爾等可知道嗎?”
聽到太后憤怒的指責,百官唯唯諾諾,沒人說話,武清自然也不會說話,武承嗣和武三思朝堂上屁都不放一個,偏偏下朝後都要去武太后那裡吹吹風。
武太后站起身,出了淺紫帳。說道:“朕事先帝二十餘年,心憂天下之甚,爾等心中亦明白!公卿富貴,皆朕與之;天下安樂。朕長養之!如今先帝仙去,以天下相托於朕,朕不愛身而愛百姓。今爾等為何辜負於朕?”
百官一時沉默,不敢做聲。武清心中更是鄙視這些人,竟沒有一人說話,宰相也成了擺設,悲哀!
武太后繼續說道:“爾等有受遺老臣、倔強難制過裴炎者乎?有將門貴種、能糾合亡命之徒超過徐敬業乎?有手握重兵、攻戰必勝過程務挺者乎?”
群臣唯唯諾諾,搖著頭,卻不敢答話。
武太后顯然今日要治治這些群臣,於是繼續說道:“此三人。威望地位,天下共知,不利於朕,朕能殺之!卿等有過此三者,當即為之。不然,須革心事朕,切莫被天下人恥笑!”
百官頓首,不敢目視,宰相們先表態,說道:“臣等聽從太后調遣,萬死不辭!”
緊接著其餘百官也是躬身表態。武清隨之。
經此一事,朝中雖時有告密,但百官不再懈怠,都盡力做好本職事務,邊疆因為已到年關,也迎來了短暫的安寧。
武太后也終於鬆了口氣。趁機提拔了一部分人,裴居道遷為秋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拜相,韋思謙為右肅政大夫並同鳳閣鸞臺三品等等。
武清也終於見識到了武太后的權謀,掌刑與賞權柄,此乃人君之道。被武太后運用得是爐火純青。
如此便到了年關,武府也是異常忙碌,因為武玉兒有了身孕,處理諸事也多不方便,武清這個閒散將軍,便多呆在府中,他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這樣卻讓武太后喜歡,所以每日裡在朝中轉悠後再到北門溜達一下,最後在清心書院巡視一番後,便回到府中處理府中賬務。
府中有總管武大之外,還有管事三人,都是十年來的老奴,所以武清也放心,看著賬本上的記錄,他則是喜憂參半,石灰和煤炭產業極為不理想,酒樓和早餐店也幾乎能夠維持,茶坊利潤嚴重縮水,糧店除去運費的話也基本扯平,江北鹽行分得紅利二十萬貫,其餘雜項加起來也就三十萬貫左右,只有海貿維持了去年的水準,五千萬貫!
武清知道這樣下去